阳脱症感染性休克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影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卜××男62岁民国六六年九年五日就诊。八天前,后头部生狮肿约蚕豆大,无全身不适,自行揉擦两天后消散。过了一天,略感身体违和,未予注意。经用青、链霉素肌注,未能控制。入夜壮热寒恶,头痛如臂,体温高达40℃。再加四环素静点。九月四日,病势较重,恶寒战慄,高热后继以汗出,一日反复发作数次。体温最高达40.5℃,伴有谵语,烦躁口渴,当日又给予口服土霉素。延至九月五日晨六时许,高热汗出之后,突然体温骤降,四肢冷过肘膝,血压30/?毫米汞柱。家属因见患者垂危,停止静点四环素,求诊。患者神识恍惚,呼之能应。面色苍白,口鼻气冷,腋下温不及35℃。六脉举按皆无,舌澹苔黄而乾,并已十馀小时无尿。审症参脉,乃大汗亡阳,阳气暴脱之象,况年愈花甲,肾阳已衰,预后实属凶险。但见尙能饮水少许,可症胃气未绝当即决定用独参汤以回阳固脱。令急取鲜人参200克切碎浓煎,于晨七时许将药徐徐灌入。两小时后,患者神识清,肢体转温,血压回升至70/50毫米汞柱,十时100-/80毫米汞柱。脉搏细数有力,体温亦升到37℃。患者精神复振。更探鲜人参200克,浓煎饮之。至上午十二时许,血压达到120/80毫米汞柱。十馀小时之尿闭至此缓解,当郎尿约200毫升。脉象转洪数,体温38℃,已能进流质饮食。继用冷瘟败毒饮、抗菌素等中西药调治四月,并再辅以鲜人参,热退身安而愈。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337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