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肿瘤一例报告-病案一
年代:未知
医家:陈纪生,丁寅清
开本:16开
来源:无锡市南长人民医院中外科、西外科
印刷:铅印
病史摘要:患者李xx,性别男,年龄29岁,解放军某部战士。主要病史:患者于1970年5月在煤矿劳动,不慎腰部扭伤,约壹月后开始下背痛并放射至两膝,同年八月腰骶部X光拍片显示骶椎骨骨质破坏,当时按“骶骨结核”进行抗痨治疗。1970年9月居住于某部队医院外科,治疗期间突然出现下背部剧痛,两下肢触电般麻木,致不能站立,并伴排尿困难,此后即卧床不起。1970年11月转入我院,当时患者因下背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须每日肌注杜冷丁等药物,排尿常须增加腹压,偶而导尿。
入院后体检:贫血貌,不能站立,下背部有显著叩痛,二下肢肌力1—2级,二下肢皮肤触觉迟钝,尤以右小腿外侧显著。血沉降28 mm/每小时,血清碱性磷酸酶2金阿氏单位。入院前后腰部骶部X光片骶骨质大片进行性溶骨性破坏,渐波及两侧髂骨及第五腰椎。
印象:“骶骨肉瘤”
入院后外科会诊意见:1971年12月25日,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骨科会诊:认为“骶骨肉瘤”可能很大,不同意巨细胞瘤或脊索瘤之诊断。1971年12月25日,上海肿瘤医院会诊:骶尾骨髂骨,第五腰椎均见溶骨性改变为“骨恶性肿瘤”。1973年9月22日,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右骶髂部髂部,第五腰椎,骶椎破坏性溶骨性变化,病变系“恶性肿瘤”,近年来发展速,浸润范围较广,经我科讨论认为无手术指症。1973年10月8日,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骶骨肿瘤,两侧髂骨都有破坏,已超过手术范围。1973年10月13日,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骨科:骶骨骨质破坏,两侧髂骨都有破坏,认为“骨肉瘤”无条件手术,建议回当地中草药治疗。入院后患者病情:中西医结合治疗半年后,症状逐渐改善,腰痛减轻,不须使用止痛药,正常排尿功能恢复。但患者仍然卧床不起,常有低热至38℃上下,下腹部渐有肿块隆起,至1973年11月肿块直径达15公分,质硬,表面不光整,不能移动。X光提示:低骨骨质溶骨性破坏继续发展,广泛波及两髂骨及第五腰椎,其病变区直径达25公分,患者进行性消瘦,贫血,血色素低至3-4克。
患者现阶段情况:经长期坚持中西医结合,病情改善显著,1973年下半年后,腰背痛及下肢麻木完全消失,1974年10月份后下腹部肿块渐有缩小趋势,现肿块直径约10公分左右,1975年9月开始下床行走。X光片提示骨质破坏停止,(1975年10月20日与1976年3月31日比较)骨破坏边缘有广泛之骨质硬化,中间有新生骨生长,消瘦贫血渐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