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腺瘤例一
年代:未知
医家:郭文灿
开本:16开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印刷:铅印
患者尤xx,女,43岁,原籍山东人,现于洛阳新华书店工作,营业员。病人自一九六四年起发生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焦急易怒,惊恐怕声,口渴喜饮,胃纳差,但血压不高,二便正常,未加注意。至六五年病情逐渐加重,坚持工作困难,才到洛阳润西医院、洛专人民医院就诊,开始疑为“肥胖病”后经头颅拍片,疑为“脑瘤”,遂服中药10余剂,但效果不明显。一九六八年八月因病情加剧,又不能最后确诊,故经组织介绍到沈阳医科大学就诊,当时体重已增加到80公斤,视物模糊,头痛呕吐剧烈,颈及面部色素沉着。经头颅拍片,示蝶鞍前后径增至14—16 mm(正常值11.7 mm),深度增至14-15mm(正常值9.5mm),眼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确诊为“脑垂体腺瘤”,建议到军区总医院放疗。患者经深部X(4000Y)及钴60(1500Y)放疗六十四天后,头胀头痛有所改善,后回洛阳休息。回洛五个月后,前症再次复现,六九年四月又到西安中心医院检查,发现两侧眼底视乳头边缘锐利,呈萎缩状,经放射科会诊,建议外科手术,因病人拒绝手术复回原单位。同年十一月,病人除头痛、呕吐、肥胖等有增无减外,开始腋下,阴部毫毛脱落,性机能减退,复到河南医学院脑外科诊治。经头颅抽片,提示“松果体有生理性钙化,蝶鞍加深加宽,鞍背脱钙”,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左眼0.7,右眼0.8)诊为“脑垂体腺瘤”,并给抗癌片未服。在经过一系列检查治疗,病情一直未能控制的情况下,患者焦虑无奈,最后住省新华书店坚持在我院门诊治疗。六九年十一月下旬根据病人主诉,结合外院检查,参合舌苔脉象(苔黄厚腻,脉弦紧且数)中医辩证认为属痰火郁遇、气滞血瘀,治以清热化痰,疏肝解郁,拟加减紫雪丹化裁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