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长期高热二则-病案一
年代:未知
医家:孙谦
开本:16开
来源:市结核病防治院
印刷:铅印
王××,女,27岁,农民。于1982年4月23日入院,住院号4577。患者曾于79年秋季因发热,咳嗽吐白色粘性痰,经某院诊断为肺炎。治疗后症状缓解,但两年来经常干咳无痰。于20天前出现胸痛,憋气、盗汗,咳嗽等症状,仍然坚持田间劳动也未就医。6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并发烧,经某院诊为肺结核并发气胸转来我院治疗。检查:体温37.9°℃,血压110/70毫米汞柱,脉率95次/分,神志清,全身皮肤无皮疹及出血点,巩膜无黄染,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胸部右侧叩诊鼓音,左肺呼吸音强于右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软,肝肋下3厘米,剑突下5厘米,脾未触及,下肢不浮肿,血象白细胞1400/立方毫米,中性84%,淋巴16%,血沉10毫米/1;小时,尿(-)肝功能检查属于正常范围,痰菌阳性IV,未找到症原虫和霉菌,胸片:左肺上中野见有大片班点状阴影,肺尖部阴影显示絮状,边缘不清,密度不均匀,心脏检查无异常,西医诊断为浸润性肺结核并自发性气胸。先给予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抗痨以及对症治疗,并于5月6日行胸腔穿刺,抽气后体温39°℃以上,加用红霉素、卡那、氢考加强抗炎控制高热但体温不降,血象仍在12000—14000/立方毫米,中性80一85%,痰菌仍然阳性,胸片所示病灶也未见吸收。再加用抗痨抗炎和激素类药物如吡嗪酰胺,氨苄青霉素、地塞米松,并根据外院会诊意见给予PAS和白霉素(静脉滴入),继之病人出现全身性皮疹,体温波动在38.5℃-40°℃。这样到6月24日病程两个月高热不止而反加重,血色素却降至8克。通过本院会诊决定停用西药改用中药治疗。中医诊查患者高热汗出,口渴思饮但饮量不多,喜冷食,咳嗽、胸痛,吐少量黄白色粘性痰,神志清但烦躁,形体瘦弱,表情痛苦,面色统白,口唇爪甲色澹无华,两目喜闭,神气疲惫,全身出现红色斑疹相连成片,鼻唇干裂,舌尖边赤红,舌苔前部黄燥根部黑褐老燥,舌面干而无津,牙齿黄焦枯燥,语声低弱,大便干燥,尿赤量少,脉象洪数沉取力弱,腹部平软扪之不痛,综合临床所见,诊本病为风温犯阴,热伤营血,灼肺伤心,下损肝肾,真阴亏耗水不涵木,化风痉厥之势将发未发。因此治法必须考虑上下兼顾。以凉血散血,清热透热,解毒护心治其上,咸寒化阴,滋肾涵肝,平木熄风治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