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病案九

年代:未知
医家:金子久
开本:16开
来源:浙江省中医研究所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平日操劳过思,心脾阴气暗耗,年已花甲有余,肝肾元海渐衰。心脾者,火土也,火虚则土弱,土弱则湿胜;肝肾者,木火也,水亏则木旺,木旺则火升。脾有湿火,肝有相火,是肺金所伤之源。湿火与木火交煽而互蒸结为脾浊,溢于上窍,久久欠散,结为窠囊,清气入之,浑然不觉,浊气入之,顷刻与痰浊狼狈相助,阻塞关隘,不容呼吸出入,而呼吸之气转触其痰,遂使气急如喘,痰壅咳逆,涎涕交出,状若伤风。顷诊脉象左手三部虚大而数,右手三部滑大而数,舌苔黄腻,并不干燥,黄腻者湿火也,而脉滑大者痰火也,弦大者木火也,推测病情,总由浊痰随火而上乘,所谓火动则气升,气升则痰升,丹溪所云,气有余便是火,故治痰以治火为先也。然气既与火而上升,亦可随火而下降,火降而气不降者何也?盖因窠囊之痰实其所造之区,不可以侨寓其中,转使清气逼处不安,亦若为乱者然,如寇贼依山傍险蟠据一方,此方之民,势必扰乱而从寇也。故虽以治火为先,然治火不治其痰者无益也,治痰不治窠囊之痰与不治等也。治痰之道,曰驱、曰导、曰涌、曰涤,前人之法不为不详。至于窠囊之痰,如蜂子之穴于房中,如莲子之嵌于蓬内,生长则易,剥落则难,由其外窒中宽,任用驱、导、涌、涤之药,徒伤他脏,此实闭拒而不纳耳。究而言之,岂第窠囊之痰不易除,即肺叶之外,募原之内,顽痰凝结多年,如树之有萝,宅之有苔,附托相安,仓卒有艰于划伐哉!为今之计,当用泻肺之急以涤痰,潜肝之火以降气,务使左升不致太过,右降方可有权,则肺中之浊痰解散下行,从前后二阴而出,此上气喘急庶缓矣!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185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