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加减法的临床运用-病案一
年代:未知
医家:米世进
开本:16开
来源:湖南省保靖县中医院
印刷:铅印
汪x,男,10岁,学生。就诊日期:1987年元月14日。患儿于1986年8月中旬发生舌尖、上下唇内侧及牙龈发炎并六处小溃汤面,且于下唇左内侧长出一枚如黄豆大之肉瘤。曾在县人民医院行抗炎治疗三月,并于11月中旬行肉瘤摘除术,诸症基本消失,不及一月,溃疡又发,肉瘤复生。遂赴州人民医院口腔科治疗一月,未愈。建议转省级医院诊治,因春节在即,家属举棋不定,回县后经人介绍,求治于余。刻诊:舌边尖、上下唇内侧及牙龈计6处溃疡,均约0.2×0.2厘米。下唇左内侧有一枚如黄豆大肉瘤,色泽略显苍白,压痛,口唇稍红肿且于燥,大便干结,三日未更衣,咽干索冷饮,纳减溲赤,唇下肉瘤肿大如蚕豆,压痛。体温正常,嗜好辛辣,舌质红、苔薄黄、脉洪数。辨证分析:素好辛辣,胃中积热,久郁化火,上火于口,灼其肌膜,腐其膝理,发为溃疡。气血瘀阻则化生肉瘤,咽干索冷饮。便秘溲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洪数,皆一派胃火内炽之证。诊断:口糜、不唇肉瘤(胃火上炎型)治则:泻火解毒、活血消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