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山莓治疗烧伤临床疗效观察
年代:未知
医家:赵汝能,叶光华
开本:16开
来源:兰州医学院中草药学教研室
印刷:铅印
两年多来,我们采用中药山莓根皮的水煎液治疗25例烧伤,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药物与配制一、别名:三月泡、五月泡、刺葫芦、吊杆泡、黄莓、大麦泡、猪母泡、高脚泡等。二、科属与分布: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山莓Rubus corchrifolius L,f,的根皮。分布于华北、华东、西南和陕西等地。三、化学成分:含酚性成分及皂甙。四、性味功能:根,苦涩平;活血止痛、祛风、利湿。叶,苦凉;消肿解毒。五、配制方法:取洗净晒干的山莓根皮,切碎研细,过14号目筛,置瓶内备用。用时取其干粉与蒸馏水适量同煮15分钟,过滤后,使其成为含生药4%的水煎液,凉后待用。临床应用一、一般资料25例中年龄最大72岁,最小4岁,烧伤面积2~26%,多属Ⅱ~深Ⅱ度。二、治疗方法1.暴露疗法:先用1%新洁尔灭处理创面后,涂上本药,每日6~8次,约3~4天。2.半暴露疗法:方法同上,用浸满本药液的纱布覆盖创面,每日更换4~6次,持续3~4天,主要用于深Ⅱ度和度。三、疗效用药后6~8小时开始结痂,48~72小时结出棕黑色痂皮,创面渗液逐渐减少,24小时后肿胀开始消退。本组23例均在烧伤后14小时之内使用本药,而且均未使用抗菌素—和输液疗法,结果没有一例感染,创面全部一期愈合。治疗天数6~18天,平均9.4天。有2例因来院较晚,创面已有感染,经过清创,外敷本药,虽亦能很好地结痂,但却不易消除痂下感染,故创面已有明显感染者,不宜使用本药。四、典型病例例一:张××,男,24岁,住院号45796,头面颈部两手等多处被汽油烧伤急诊入院。面积16%,皆为I~深】度。涂上本药后,未用任何镇静剂,当晚病人安然入睡,次日创面渗液基本停止,部分已经开始结痂,第三天创面肿胀明显消退,两耳廓之大小泡液多已吸收,第六天痂皮开始脱落,第14天痴皮全部脱完,创面一期愈合,第15天痊愈出院。例二:杜××,女,4岁,住院号45630。因在窑洞玩火引起麦草燃烧,致使头面颈部两手胸前等处烧伤,面积为18%,皆为【度,用药前患儿极度烦躁不安,啼哭,用药后很快安静入睡。没有使用抗菌素和输液。第四天肿胀基本消退,结痂良好,部分痴皮开始脱落,第七天创面一期愈合出院。体会本品为一较好的制痂剂,尤其对I~深】度效果更好。优点是结痂早而快,疗程短,避免创面感染,大大减轻病人痛苦,节省大量药品和敷料。用药后因创面渗液大大减少,水泡液回吸收加速,从而减少了大量体液、蛋白和电解质的丢失。又本品药源广,价低廉,配制简单,使用方便,因此有利于为城乡广大人民服务和备战。我们的经验有限,体会不深,尤其尚未用到大面积烧伤病例的治疗,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