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0例疗效分析

年代:未知
医家:王浩烈,王书成,乔仲章,白延峰,齐卫
开本:16开
来源:兰州医学院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肩关节周围炎为一临床综合症状,凡40岁以上的成年人有长期肩部疼痛,肩肱关节运动障碍以及局部肌肉痉挛、萎缩而临床检查又不能发现其致病原因者,均可称为肩关节周围炎,又叫“冻结肩”(祖国医学称“漏肩风”)。我院自1977年6月以来,采用强的松龙局部注射、手法推拿与内服中药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共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0例,效果尚好,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一、发病情况:本组50例中,男19例,女31例,平均年龄为50.6岁(37~69岁),其中双侧受累者2例,皆为女性。症状出现后平均10.6月来院就诊(2月~8年)。全部病例均有肩关节疼痛,有时放射到颈部及前臂。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外旋为最显着,局部肌肉早期出现痉挛,晚期萎缩,扳动肩关节时可引起剧烈疼痛。二、疗效标准及分析: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为前屈90°,后伸45°,外展上举180°,内旋80°,外旋30°。我们把治疗效果按优、良、好转、无效四类进行评定,其标准如下:优:肩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恢复正常,疼痛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者。良:肩关节外展上举120度以上,手可触到枕后,且内旋后伸时,手指尖可摸到腰骶关节平面以上棘突者。好转:外展上举活动范围较手法前增加20度以上,但内旋后伸时摸不到腰椎棘突者无效:和手法治疗前症状基本相同或略有减轻者。50例中,治疗效果属优者17例(34%)、良者8例(16%)、好转者19例(38%)、无效6例(12%)。治疗方法一、强的松龙局部注射:在手法推拿之前,先在压痛部位的骨膜下注射醋酸强的松龙或醋酸氢化考的松25毫克与1%普鲁卡因3~5毫升的溷合液,以达到解痉、镇痛及非特异性抗炎作用。二、手法操作(三步13法):第一步舒筋活络手法:(1)轻揉按摩——在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及肩胛骨内缘用手掌各揉2~3遍。(2)捏肌分筋——先找好压痛点,医生用左手握病人患侧腕部,右手捏起压痛点附近肌肉往返分筋2~3遍。(3)重压点穴——用右手拇指尖点压肩髁穴、曲池穴、天宗穴及秉风穴各2~3遍。第二步展筋活筋手法:(4)旋转上举——医生立患者身后,病在右肩者以右手握手患者右腕,病在左肩者以左手握患者左腕,伸直前臂,不使屈曲,自前方螺旋形逐渐旋转上提,以疼痛能忍耐为限度,动作宜缓慢而稳妥,可往返10余次。(5)屈肘内收——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身后,左手握患腕,右手扶患肘取屈曲位,逐渐上托,往返10余次,左侧相反。(6)屈肘外旋——患肘屈曲位约90度,医生左手扶患肘,右手握患腕,外旋前臂10余次,活动范围由小到大。(7)双臂后伸——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身后,右膝顶在腰部,双手握双腕,使病人双臂呈伸直、后伸、外展位,再慢慢地转为后伸位,往返10余次。(8)后伸摸棘——医生立患者侧后方,一手扶肩,一手握患腕,先将患者手背贴于臀部,徐徐上提患腕,以疼痛能忍耐为限度,然后翻转手掌,用中指尖去摸棘突,循序渐进。第三步功能锻炼:手法后能否坚持合理的功能锻炼,是治疗成败的关键。(9)顺水推舟——立正,双手握拳,掌心朝上置胁下,右手掌心朝外,向正前方伸臂推出,然后还原,左臂同右,重复锻炼3~4遍。(10)单手撑天——立正,两手握拳,掌心朝上置胁下,右手掌朝上,向上方伸臂推出,然后还原。左臂同右,重复锻炼3~4遍。(11)划圈迥转——患者向前弯腰,肘关节屈曲,如划圈式样,往返旋转10余次。(12)抱头展肩——两手叉指抱在枕后,两肘关节尽量外展活动10余次。(13)蝎子爬墙——两足分开,面对墙壁站立,双手十指分开扶在墙上,缓慢向上移动,然后再缓慢向下移动,返回原处,往返10余次。三、中药:肩关节周围炎属于痹证范畴,痹证又因风、寒、湿邪之偏胜不同而区别为行痹、痛痹、着痹三类,本病多属于着痹类型。治疗应以驱风、散寒、除湿为原则。我们采用四物桂枝汤加减治疗,由当归、芍药、羌活、防风、葛根、白术、茯苓、川芎、桂枝所组成。临床加减使用规律为:寒重者另加附片、川乌与灵仙;湿重者则加苡米、苍术和木瓜;血瘀者加元胡、乳香、没药、鸡血藤;气虚者另加黄芪和党参,阴虚则加花粉与黄精。讨论1一、关于发病原因:Duplay氏认为肩峰下滑囊炎是造成冻结肩的主要原因。后经许多学者研究,肩峰下滑囊炎是一继发性病度,其真正的原因是肩胛袖的钙盐沉着,故MC Taughlin认为钙化性肌腱炎可造成冻结肩的半数。Codman特别强调肩胛袖的退行性改变,尤以冈上肌腱破裂和冻结肩有密切关系。但根据Meger的长期观察和Tippmann的手术探查,才确定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为造成冻结肩的主要原因,在手术与尸体解剖时都可证明。其真正的致病原因虽然不明,但此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成年人,本组的平均年龄为50.6岁,且大多数(43例)患者为肩部肌肉不发达的非体力劳动者,因此我们推测患关节周围组织的早期退化,可能为发病的主要原因,因为关节周围组织退化后,关节囊必然松弛,肩胛袖即紧贴其上,肌肉紧张力随之消失,并逐渐发生挛缩及粘连,而成为肩关节“冻结症”。二、手法治疗的机制:(一)舒筋活络手法:我们认为舒筋活络手法能使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增加,能促进和恢复关节滑膜的正常分泌功能,能消除关节周围软组织的肿胀,改善关节周围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活血化瘀、消肿镇痛的作用。(二)展筋活筋手法:我们认为通过旋转上举、屈肘内收、屈肘外旋及双臂后伸等各种连续而又相互协调的展筋活筋手法,能松解关节周围的粘连,能消除肌肉痉挛,能逐步恢复肩肱关节的协同动作,扩大活动范围。三、疗效与治疗次数的关系:50例中,治疗效果属优者17例,手法治疗的平均次数为4.1次;治疗效果属良者8例,手法治疗的平均次数为4.3次;好转者19例,手法治疗的平均次数为3.05次;无效者6例,其中仅1例进行了两次手法,其余5例均经一次手法后因患者信心不足而中断治疗,说明疗效的好坏与能否坚持治疗有重要关系。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104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