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多相信息诊断冠心病初探
年代:未知
医家:田玉芬,崔青
开本:16开
来源:大连市中医医院
印刷:铅印
冠心病早期诊断的方法很多,但安全、简便、可靠,非创伤性的诊断方法仍在探索中。传统的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不够高,有的资料记载符合率仅50%左右,许多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心电图却是正常的。所以,如何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对指导临床治疗是有很重要意义的。目前临床应用的方法很多,诸如:负荷心电图(包括:二阶梯运动试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踏车运动试验等)及心肌扫描、冠状A造影等等,使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心电多相信息诊断仪问世后,又为常见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的诊断增加了一项新的检测手段,提高了某些心脏疾病的检出率。本文对我院267例心电多相信息诊断的结果做了统计,并对资料比较完整的冠心病诊断做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我们采用心电多相信息诊断仪对267例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了检测,并对冠心病的诊断做了初步统计观察,使用仪器为国产FC—3型自动诊断仪(用IBM微机作中央数据处理系统加心脏自动诊断软件)。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全身放松,两手置于躯干两侧,平稳呼吸,然后给患者连接电极,连接方法同常规心电图V6Ⅱ导。结果冠心病组:本组116例,其中心绞痛98例,陈旧性心肌梗塞5例,符合103例,占89%。冠心病心绞痛,主要根据典型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有缺血性ST-T改变,陈旧性心肌梗塞主要有心电图的病理性Q波而做出诊断的。其他组:包括各种心律失常28例,心肌炎21例,由其他疾病所致心悸者(N调节不良)58例。正常组:44例,本组系心脏病体征及症状心电检查为正常者。此外,对少数患者做了重复试验,即在同一个病人不改变体位及电极位置的相同条件下,重复做两次检查,但由于检测例数太少,无法予以评论,故从略。讨论1、多相信息诊断的理论基础是以频谱分析为基础的,它对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是有一定意义的。本组对冠心病的符合率为89%,从统计学观点看,并不低于其他各种心电负荷试验,而且此种方法简便,患者易于接受。2、心电多相信息分析可以反映时间领域分析所不能反映的一些特点,根据控制论原理对V:和I导心电信号进行分析。通过微机对正常人和心脏病的不同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用来确定心脏是否正常及对不同心脏病进行鉴别。从资料看,心电多相信息诊断心脏是否正常是很准确的。3、临床常见一些病人有明显的心律失常(频发早搏,束支传导阻滞,短阵房颤等)但寻找其病因却很困难,而心电多相信息诊断,则有助于心律失常病因的寻找。本文冠心病组其中一个病例,就是通过多信息检测提供了病因诊断的。华某、男性,在其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突感胸闷、气短、肩臂麻胀,经某院检查,未发现异常情况,半月后劳累、不适,又来我院检查,结果:心电图示:偶发早CRB·BB,心脏扇扫:心内结构及瓣膜活动无异常,X线:心脏未见异常,眼底视网膜A硬化二级,胆固醇188mg%。心电多信息诊断:1、心肌供血不良,2、心脏传导功能不良,病人经住院观察及各项检查已确为冠心病。有的病人出现早搏感或CRB·BB,有些是属功能性改变,并不一定都有心脏器质性病变,但本例则寻到了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4、对心律失常的诊断符合率不如心电图,在有些病例中,合并各种早搏或房颤,但多相信息诊断结果,有的只提示了病因诊断而没有显示出心律失常的阳性指标。5、各种心脏病的多相信息指标可能有重迭,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所以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对各种阳性指标,做出了相对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