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虫地黄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16开
来源:大连市中医医院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四虫地黄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孙王芳类风湿性关节炎与中医之历节病、痛风、骨痹、肾痹等极相符。《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冬遇此者为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合…于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嵴以代头”。《金匮要略》曰:“诸肢节疼痛、身体旭赢,脚肿如脱”。俞昌说:“鹤膝风’者,即风寒湿之痹于膝者也,如膝骨日大,上肌肉日枯细者。本病虽以关节疼痛、肿胀、变形为主要证状,但却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殊疗法,我们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用四虫地黄汤治疗,获满意疗效。类风湿性关节炎,虽表现在关节,肌肉,但是主要是内脏功能低下或失调而致。正如《济生方·痹》篇曰:“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我们认为本虚标实,主要以脾肝肾三脏为主。病本在肾、肾主骨,病标在脾、脾主肌肉。肾虚卫阳不固,风寒湿得以乘虚侵袭,稽留体内,闭阻经络,故肢节疼痛肿大,湿邪留注则津血不利,营卫不清,转化为疾,疾结则血淤,外则肉失养,而致肌萎。邪气深入,伤肾损骨,肾伤则不能生髓,髓不能生血,又骨损则骨质不坚,疏松不密,关节肿大变形,活动受限、肝主筋、肾主骨、痹着日久,必及肝肾。“骨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己,复感于邪,必合于肝”。筋属筋膜和肌腱,骨属屈伸,筋由血养,赖肝疏泄,以濡润、骨由髓充,赖肾精淖泽以荣利,故肝肾伤,则筋脉拘急,关节变形,手不能握,足不能任地。《济生方》所云:“白虎历节由体虚之人,调理失宜,受风寒湿毒之气,使筋脉凝滞,血气不流,蕴于骨节之间”。总之,是由气血亏损,腠理空虚,寒湿乘虚而入,侵到肝肾、筋骨。且病程长,“久病多瘀,久痛入络”。由寒湿、贼风、痰浊、瘀血互为影响,置伏在肌腠、筋骨之间,凝聚不散,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闭阻而成痹。“治病必求其本”。根据病机,我们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应以扶正为主。扶正就要补肝肾重在养血填精,精充则骨质自坚,正气可复;补肝重在养血活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不祛邪而邪自散。一旦正气恢复,机体自身调节功能正常,病自可愈。兼以祛邪,从祛邪看,该病以风寒瘀共存,应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为主。过用温热发散,反耗精伤血,妄用利湿降火,则“已凝之血,更不能活”。总之治疗本病应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或攻补兼施,决不可只攻邪而忘却扶正。治宜补肾活血,祛风除湿,方用自拟验方四虫地黄汤,全蝎5—10克,蜈蚣2—3条,炒蜂房10克,地龙10—15克,熟地20—60克,山黄肉10克,山药15—60克,云苓15克,泽泻15克,鸡血藤15克,当归15克,仙灵脾5—20克,川芎10克,生黄芪15—50克。关节肿胀痛剧,兼见红斑或皮下结节者,加知母、萆薛、生苡仁、清化瘀热,降泄浊毒;痰瘀阻络,致使关节僵肿变形,加桃仁、红花、僵蚕、白芥子,祛痰化瘀;正虚邪恋,活动受限,加肉苁蓉、鹿角胶、补骨脂,补肾阳之品益肾壮督,荣筋健骨。典型病例:田×、男,35岁,工人,1989年5月10日初诊。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六年,腰痛,各关节肿胀疼痛,手指变形,腿足难以履地,夜间疼痛难以入寐,间断有红斑出现,抗“O”800—1250u,类风湿因子阳性,多次住院治疗,服各种抗风湿药及激素等,强地松达每日30毫克,并出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不能胜任工作,只能间断上班。服上方月余,加服治疗溃疡的药物,关节疼痛减轻,夜间可以入睡,服3个月后,强地松逐渐减量,症状明显好转,但劳累后仍加重,守上方上法,随证加减,半年后,红斑再未出现,强地松已停用,查抗“O”500u,类风湿因子转阴性,可以上班坚持工作,原方改丸药以善后。体会:1、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顽固性骨关节疾患,虽然病情复杂,症状不一,但无不累及肝肾,所以正虚是主要矛盾。治疗时应时刻以顾护正气为念,以补肝益肾,强筋壮骨为主,佐以祛邪活络之法。正邪标本之孰甚孰微,攻补用药之孰轻孰重,皆当以辨证论之。如疾病初期,则攻多补少,后期则补多攻少,灵活论治,守方久服,自可获效。2、四虫地黄汤是我们自拟效方,以六味地黄汤去丹皮,加全蝎、蜈蚣、蜂房、地龙、生黄芪、当归等药物组成。顽痹日久,邪气久羁,深入经络骨髓、湿气凝滞不行,湿痰瘀浊胶固,经络闭塞不通,寻常草木之药每难宣达,必用虫蚁搜剔追拔之力,方可窜透畅行,以使瘀浊可散。方中四味虫药以其善行之体,搜风剔邪,通经逐瘀,消肿止痛。六味地黄汤养肝益肾,强筋壮骨,固本护正。再加黄芪以益气,仙灵脾以温阳,当归以养血,鸡血藤以通经,诸药合用共收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搜剔瘀浊、通络止痛之功,则顽痹可愈。3、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于免疫机能失调的病,用调整核酸的方法,可以调节免疫平衡。……调整肾阴肾阳,就能调整核酸代谢,从而调节免疫平衡。”(《中医免疫》)再配以虫类药如蜈蚣、全蝎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仙灵脾、蜂房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当归,鸡血藤、熟地可促进免疫。如此成的方剂即扶正又祛邪,既“激发偏低的细胞免疫,又抑制过高的体液免疫,从而起到邪去正复,阴阳和调,免疫平衡的作用”。(《中医免疫》)所以能胜任调节如此复杂的免疫反应所致的免疫性疾病。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41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