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月膏外用治疗脂性性炎46例何疗效观察
年代:未知
医家:史书芳,孔志凤,张琳,桂淑英
开本:16开
来源:大连市中医医院
印刷:铅印
冰月膏是我科配制的外用药物,对脂溢性皮炎,寻常性痤疮有效。治疗本病46例中,治愈率达71.4%,好转率17.39%。现将资料完整的病例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1、选择对象:本院职工及家属和皮肤科门诊患者。2、性别:男11例,女35例。3、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60岁,其中最多的18~30岁。病期:最短二周。最长十年。二、药物配制及使用方法1、药物组成:冰片、月石各等份,研成细面,60密罗筛之,配在雪花膏基质中,浓度为20%。2、用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擦在患处。三、疗效判定标准与结果1、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用药后皮疹完全消退,痒等自觉疾状消失。好转:用药后皮疹大部分消退,痒等自觉症状减轻。无效,用药前后皮疹无明显变化或有过敏反应。2、治疗结果:痊愈:33例,占71.74%。好转:8例,占17.39%。无效:5例,占10.87%。总有效率为89.63%。最短痊愈时间二天,最长痊愈时间二十天,平均痊愈时间7.03天。3、典型病例(二例)例1、郭××,男,60岁,医生,面部(额、鼻旁)暗红色斑片状丘疹反复发作十年余。十年前眉间出现暗红色斑片状丘疹、微痒,后渐渐延及额、鼻旁等部位,油腻性鳞屑增多。痒感加重。常在饮酒及春秋时加重。曾外用肤轻松等药物,开始疗效尚可,渐效果不佳。来本院治疗。检查:一般体检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情况,额部皮疹1×1cm2、鼻两侧皮疹各3×2cm2,暗呈红色斑状,其上有油性腻性鳞屑,界清。诊断:皮脂溢性皮炎,中医诊断:白屑风,治疗:冰月膏外用每日早晚各一次。一周后皮疹消退,痒等症状消失而痊愈。例2、王××,男,16岁,学生,胸前部位二处红斑,痒三个月。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胸前出现二处澹红斑,并逐渐扩大,其上有少量薄屑,皮疹发痒,末予治疗,来本院就诊。检查:一般体检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情况:胸前部二处分别是3×2cm2,1.5×1 cm2大小的澹红斑,卵园形。边界清,其表细面有薄的油脂状鳞屑。诊断:皮脂溢性皮炎。中医诊断:白屑风。治疗:冰月膏外涂患处,每早晚各一次,二天后皮疹消退。发痒症状消失、痊愈。四、讨论皮脂溢性皮炎是常见皮肤病之一,病因末明。但与很多因素有关。有的病人可由受病灶感染,多吃甜食、脂肪性食物、维生素B缺乏、嗜酒、胃肠功能障碍、局部湿热及摩擦、气候变化或外伤等因素的影响。皮疹容易发生于多油汗的部位。中医称本病为白屑风。《医宗金鉴》记载“白屑风生头与面,燥痒日久白屑见。肌热风侵成燥化。换肌润肌医此患。”认为由于肌肤发热时,遇到风吹,致风郁侵入毛孔,郁遏长久,化燥伤血,肌肤得不到血液的濡养所致。常规治疗内服药可用维生素12维生素B2烟酸肝注射液、复方维生素B及维生素B,等。中药可服枇把清肺饮。荆防牛蒡汤、龙胆泻肝汤、疏风清热饮。二妙丸等。局部治疗大多数采用维生素B2膏、硫黄膏、硫黄洗剂、氧化锌膏及各种激素类药膏。疗效均不很理想。很多患者长期应用激素类外用药,出现许多副作用。如色素沉着、皮肤萎缩、多毛、毛细血管扩张等,影响患者美容,甚至造成痛苦。我们于1987年1月至1987年12月近一年用冰月膏局部外擦,治疗脂溢性皮炎,取得了良好疗效。很受患者欢迎。冰月膏是由冰片、月石两味药物组成。冰片又名龙脑香、梅片,辛苦微寒,具有清热止痛、消肿止痒功效;月石又名硼砂,性味甘咸凉,无毒,外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除垢功效。《素问》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以甘缓之。”二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除垢功效。但我们也看到个别人使用后局部有发红、发痒等症状,停药后即可消失。是由于香料还是由于冰片所致过敏。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探讨。我们在近一年的临床观察中,认为冰月膏是治疗皮脂溢性炎的有效方法,见效快。使用方法简便。除个别人用药后局部有发红发痒症状外。无其他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