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的临证应用举隅

年代:未知
医家:梁达翰
开本:16开
来源:大连市中医医院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本方出于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有活血化瘀、疏肝行气之功效。是治疗气滞血瘀的良方。现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此方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一、抽搐患者张某,男,21岁,在劳动中头部被击伤,昏迷约半小时,苏醒后即感头痛,呕吐。一个月后出现抽搐,每日或隔日发作一次,每次十至二十分钟。由于家住农村,末得及时诊治后经西医诊断为脑外伤后遗症。虽经多方治疗无效,半年后来诊。病人面色萎黄无华,表情澹漠,形体消瘦,舌质澹暗,体胖。苔薄白。脉弦。血压正常。本患证属头部外伤,肝胆经脉受损,瘀血阻络,筋脉失养而致抽搐。故运用行气活血,祛瘀通络之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加丹参、钩藤、菖蒲、远志。连续治疗三月余。头痛、抽搐等诸证消除。以后偶得消息,患者一切良好。二、头痛姜某,男,52岁,患头痛四余年,无高血压病史,经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头痛,久治不愈而来诊。近两个月来下午头痛,以两太阳穴及头顶部为甚,伴胸闷心烦,睡眠欠佳,纳食一般,二便正常。病人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证属病疾缠绵,血府不畅,脉络瘀阻,致使清窍失养。运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枳壳、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生地、桔梗、牛膝、菖蒲、远志、葛根、丹参、炙草。连续治疗月余,诸证均除。三、胸痛张某,男,31岁,胸部刺痛月余,痛有定处,睡眠欠佳,肢体倦怠,经西医诊断为肋间神经痛。病人舌质澹暗,苔薄白,脉弦。证系气滞血瘀,脉络不畅。治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加瓜萎。治疗半月,诸证消失。体会《素问·调经论》中记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祖国医学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人以气血为本,而气血又贵在调和。若有失调,斯为病态。血府逐瘀汤正是为行气活血。祛瘀生新,以达到气血调和,百病不生之目的。本文所举虽症状、病名各异,但发病机制类同,故诸证谨守病机,辨证施治,随证加减,方可达到异病同治。笔者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用柴胡疏肝行气,用桃仁四物祛瘀生新,用桔梗、牛夕一开一降,即可通治气滞血瘀之证。加菖蒲、远志开窍定志宁神,加丹参活血祛瘀。养血安神,钩藤以清热平肝,息风镇痉,瓜蒌宽胸散结,葛根从现代医学来看,具有调节心、脑血管,缓解肌肉痉挛之功效。全方配伍,不仅能行血分之瘀滞,又能缓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使人体气血调和,循环不息,脏腑四肢得养,疾病皆除。本文由于笔者水平所限,错误难免,请批评指正。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41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