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胆石症161例

年代:未知
医家:许家镒,李戈
开本:16开
来源:大连市中医医院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胆石症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采用针灸,耳穴压豆,激光,超短波以及中西医总攻排石等法治疗此病的报导很多。我们运用中医中药辨证分型观察治疗161例胆石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61例病人中,男性73例,女性88例;年令20~40岁31例,40~60岁101例,60岁以上29例,年令最大者84岁,工人99例,干部51例,家务8例,农民3例。胆囊结石115例,占71.4%;胆总管结石16例,占9.9%;肝内胆管结石30例占18.6%,结石大小在1.0厘米以上的58例,0.5~1.0厘米的81例,0.5厘米以下的50例,其中最大结石2.3×2.0厘米,最小为泥沙样结石,161中的共计结石189块,病史在一年以内例62例,1~5年是46例,5~10年的23例,10~20年的15例,20年以上的15例;服药在60剂以上的68例,40~60剂23例,20~40剂41例,20剂以下29例,服药最多者280剂,最少的12剂、辨证论治肝胆郁热证:共40例,占35.4%。证见右胁或腹疼痛,疼痛阵作,痛引肩背腹胀、便秘,口苦纳呆,厌油腻食,恶心,甚则呕吐,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证属情志抑郁,肝失条达而致肝胆郁热,疏泄无常。治宜疏肝利胆,清热排石。方药用疏肝利胆汤加减,赤芍15克,厚朴15克,柴胡10克,黄芩15克,枳壳15克,忍冬藤50克,内金15克,郁金25克,黄连5克,酒军15克,芒硝6克(冲服),甘草10克。肝郁脾虚证:共12例,占9.4%。证见两胁疼痛,腹胀纳差,嗳气频作,大便秘结,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肝郁气滞,脾胄虚弱,运化失职。治宜健脾益气,疏肝排石。方药用逍遥散加减,当归20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柴胡10克郁金20克,木香10克,鸡内金15克,生桅子15克,薄荷5克(后下),大黄10克(后下)。若术后兼有气虚酌加黄芪。肝胆湿热证:其64例,占55.2%,证见右胁下或上腹部剧痛,痛彻肩背,呕吐黄水,发热便秘,目黄身黄,皮肤瘙痒,脘腹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证属湿热蕴结于肝胆,胆汁外溢肌肤。治宜清利肝胆湿热。方药用茵陈蒿汤加味,双花40克,元胡15克,茵陈蒿25克,柴胡10克,茯苓15克,生桅子15克,金钱草50克,黄连5克,虎杖10克,酒军15克,连翘15克,玄明粉10克。治疗结果疗效标准;显效。成消失,复查B超,结石变小或惰性结石末完全排净;无效:症状及B超结石大小无改变或结石增大,排结石增大。治疗结果:161例病人中,治愈26例,占16.2%,有效121例,占75.1%;无效14例,占8.7%;总有效率91.3;排石最快的20天。病案举例例1张某,男,69岁,金县疗养院干部,病志号066,病人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侧胁助部疼痛,向肩背放散,曾于我院住院诊为“胆石症”。手术后又反复发作多次,86年1月3日因上症再次发作且伴恶心呕吐而来诊。B超检查提示:胆总管结石作胆管扩张,其结石大小为0.5×0.8厘米,诊其舌质红,苔薄黄。予疏肝利胆,清热排石法治之,服药10剂,胁痛呕吐均消失,嗣后又间新发作2次,共服药近百剂,其症状完全消失,使体重增加4.5公斤。6月14日复查,结石阴影消失,胆囊大小正常,胆囊收缩功能佳,随访至今,病未再发。例2初某男,58岁,大连造船厂工人,病志号100,该患背疼痛10余年,85年3月于传染病院B超检查,诊为肝硬化,胆石症,同年6月来诊,当时右胁疼痛,恶心纳呆,大便潇薄,皮肤巩膜均见黄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复查B超见肝内胆管0.2×0.2厘米结石阴影,经清热利湿,化瘀排石治疗,症状消失,黄疸消退,B超检查结石阴影消失,1年后再次发现轻度黄染,胁痛复作,又次B超检查,见右肝管0.6×0.8厘米结石阴影,肝脏轻度增大,故又予菌陈蒿汤加味化裁,共服药30余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B超,肝脾无异常,胆囊大小正常,未见结石影,病告治愈,未在复发。体会胆为“中精之府”,与肝相表里。胆为少阳生发之气,温煦肝以利于疏泄。胆腑清利,则肝气条达,脾胃健运,三焦通畅;若情志不舒,饮食不节,寒热不适等均引起气血郁,胆腑或湿热蕴结中焦,即可造成胆道梗阻,感染、胆汁瘀滞而形成结石。胆石症发作是结石由“静”而“动”的过程,在结石不能运动中,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结石下移至殴狄氏括约肌,刺激括约肌产生痉挛现象,时间过久则产生炎症水肿,而使结石嵌顿造成梗阻,一是正值结石将至括约肌引起括约肌痉挛时,通过药理作用,起到解除茎挛,消除炎症,恢复括约肌蠕动推动作用,加之大量利胆药,则使结石排出肠道。治疗胆道结石的方法和药物甚多,但不外排溶之法,两种方法要结合病情选择最佳方案,才能收到满意疗效,笔者辨证治疗本症的主要原则是通里攻下,清热利湿,理气开郁,实践证明:许多攻下药,除有通便泻下,减少毒素吸收,恢复肠道功能外,并能促进胆汁分泌,缓解欧狄氏括约肌的痉挛,有利于胆道结石的排出和胆道梗阻的解除。笔者经验大黄和玄明粉的作用最甚,二者均为泻热通便之剂,《汤液本草》曰:大黄,阴中之阴药,泻满,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本草求真》曰:“玄明粉,功用等于芒硝,皆有软坚,推陈致新之力。然煅过多遍,其性稍缓,不以芒硝其力迅锐,”且二药皆归肝经。大黄偏于破积滞,行瘀血,玄粉偏于润燥软坚。若胆石症者脾胃之气(正气)已伤,我们经验皆应用大黄,只是需量虚实而用药,酌情配用补益脾胃之气药,即在整体辨治的基础上时时以顾护正气为要。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41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