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郁通二便
年代:未知
医家:刘渡舟
开本:16开
来源:
印刷:铅印
1984年夏,带研究生实习,治一韩姓女,年52岁。患大便干结已有年余,每三四日始解大便一次,必登厕努责,以致衣里汗湿,力竭声嘶。大便虽下,而人已疲惫不支。除便秘外,尚有胸胁发满,口苦心烦等证,其脉弦直,苔则白滑。余分析其证,便秘系属阳明,胸胁发满,口苦脉弦,则又属少阳,观其舌苔白而不黄,则与230条文义相符,故不用承气汤,而用小柴胡汤,以察中“津液得下”之言。患者连服三剂,不惟胸胁之满已除,而大便也爽然而下,每日一解,恢复正常。此则“上焦得通,津液得下”之谓。何其妙哉。一村妇与姑口角,忿怒之余,口咽发燥,乃暴饮凉水。不久即胸胁发满,小便不利,而下肢微肿。其脉弦而沉,舌苔白滑,又问知口苦尿黄。余辨证为肝胆气郁,疏泄不利,三焦不得通畅,是以胸胁发满,而小便少也。此证以气郁为主,水邪则次之。治病求本,非开泄肝胆之郁结,则病不能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