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气汤临证应用体会-病案四

年代:未知
医家:郭秀珊
开本:32开
来源:山阳县中医医院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周某,男,48岁。1955年冬患病,遍身手足尽冷,指甲青黑,面色苍白,两手撮空,谵语神昏。某医处干姜、甘草、生附子诸药,且曰:“手足厥冷,遍身不温,阴盛体厥,脉微欲绝。速煎大温之剂令服,脉回则生,否则休矣”。余闻其声重且长,似非阴盛阳微之象,诊其脉,浮取微细欲绝,沉按有力;察其舌,质赤津干,苔焦黑而龟起刺,切脐腹,胀满殊甚,有拒按之势,重按左少腹,累累然结硬物应指。询知大便已五日未行。余以为“热极似寒也”,非承气重剂不救,若用“四逆”将偾事矣。急宜攻下通结,涤肠泻热,遂用大承气重剂加犀角,嘱其“寒”药“热”服,药后泻下燥屎十数枚,翌日往访,脉和神清,病情向愈,虑其燥热伤津,又予竹叶石膏汤五剂以清余热而增其液,转危为安。三承气之适应证,历代家已有详尽阐述。医者若遇此证,宜遵先贤教诲,更以切腹助诊,审因辨证,方能诊治准确无误。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57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