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桂治疗瘘管验桉举隅-病案一
年代:未知
医家:李士桂,肖廷刚
开本:16开
来源: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印刷:铅印
韦某,女,18岁,1991年3月6日初诊。诉1年半前左小腿中下1/3外侧被石头砸伤后破皮,继之出现肿痛,由于治疗不当,半月后伤处溃烂流脓,肿痛加剧,痛彻入骨,患肢不能站立行走。同时伴有寒战高热。经当地医院用青霉素、四环素治疗后,寒战高热已退,患肢局部肿痛症状减轻,能站立行走,但溃口一直未愈,反复流脓。刻诊:患者消瘦,矮小,面色少华,双目乏神,轻度跛行。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左小腿明显粗大,瘘口周围皮肤紫暗不鲜。溃口约1.5cm×1.0cm,瘘口内流出清稀脓液,探及瘘管深约1cm,基底部触及坚硬骨组织。X光照片提示:左小腿胫骨骨膜增厚,骨髓腔模煳不清,骨小梁排列紊乱,未见死骨。溃口处组织活检,病理报告为慢性炎症反应。中医诊为附骨疽。西医诊断为慢性骨髓炎并窦道形成。治法:内治拟益气活血,解毒通络;外治拟化腐蚀管,活血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