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桂教授辨证治疗外科疾病验桉三则-病案二

年代:未知
医家:李士桂,肖廷刚 ,文正兴
开本:16开
来源: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韦某,女,18岁,1991年5月20日初诊。诉右小腿前下端被石头砸伤,肿痛,反复流脓1年余。1990年3月15日不慎被石头砸伤左小腿前下端(踝关节上10cm处),皮破流血,当时自用草药(何药不详)掏烂外敷伤处,3日后伤处红肿,发热,疼痛,流脓。曾到县某医院门诊就诊,予四环素、维生素C等药内服,伤处消毒包扎。1周后,全身突然出现寒战高热,体温40℃,周身关节、肌肉痰胀不适。左小腿除伤处红肿外,已波及整个小腿,膝关节以下均红肿,疼痛加重,不能行走,伤口流脓增多。复到该院就诊,诊断为“左胫骨急性骨髓炎”。收住院治疗20余日后带药出院回家治疗。一年来伤口反复流脓不愈。来诊时见:慢性病容,面色皖白,双目乏神,跛行。左下肢明显肿胀,肿胀最粗处周径较健肢增大2.5cm,中下段前内侧皮肤暗晦不鲜,呈紫褐色。距左踝关节前外上10cm处有一黄豆大小溃口,距此溃口内上方约1.5cm处又有一等大溃口,溃口中流出澹黄色稀脓液,溃口周围肉芽苍白外翻,触之易出血,溃口周围皮肤硬实。用探针探入2溃口深分别为0.6cm,1.5cm,形成窦道,两窦道互不相通,窦道基底硬实,碰及骨骼。舌质澹,苔簿白,脉弦细。左下肢X线片提示:左胫骨中下段骨膜增厚,骨髓腔模煳。但未见明显死骨。诊断:附骨疽(溃后期)。以益气活血,化准瘀解毒。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442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