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非有余阴常不足在补肾中的应用-病案二

年代:未知
医家:余青萍
开本:16开
来源:内科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周××,男,40岁,因桉牍积劳,致成羸疾,神困食减,自觉恐惧,自冬至夏,通宵不寐,已半年余。每夜小便2—3千西西,但无口渴喜饮症状,尿液浑浊如膏,疲乏消瘦,但脉象数中带缓象,大肉未脱,证明胃气尚存。证属消渴,乃神消于上,精消于下之症,用归脾汤去木香及大补元煎(熟地、人参、山药、杜仲、当归、枸杞、山萸肉。炙草)化裁,一以养阳(归脾),一以养阴(大补元煎),用至三百余剂,计服人参二十斤,乃得以痊愈。此证不渴而夜溺偏多,当属下消,但通宵不眠,乃桉牍积劳,使心衰脾困所致。因心藏神,脾主思;归脾汤的参、苓、芪、术、炙草甘温养脾,龙眼、枣仁、当归、远志濡润以养心,心得养则神能藏,脾得养则意能定,神藏虑定,方能入眠。又因小便浑浊如膏,乃肾气不充,不能摄精,故加用大补元煎化裁。大补元煎温肾润燥,壮水养气,肾气充实,阴精不泄,方能得愈。故曰:一以养阳,一以养阴,病情告愈。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101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