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二 久瘖

年代:未知
医家:吕敬江
开本:16开
来源: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印刷:铅印
出自: 《邵阳科技》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刘xx,男,10岁,邵阳县黄荆公社白马大队人, 因失音年余于1978年6月8日初诊。(母代诉):患儿于去年四月(农历)一天下午,突然声嘶,是晚高热、气促、喉间痰 鸭,即去当地医院就诊,据述为扁桃体炎?经治疗一周热退,但此后声嘶音微未复,气促痰 鸣如故,转我院五官科门诊连续治疗一月,效果不佳,再转长沙某医院治疗一周仍无明显效 果。回邵后自1977年10月起开始休学治疗。同年11月复来我院中医门诊,经连服清肺降气之 剂三十余帖,气促痰鸣消失,然声音未复。因限于经济条件,未再治疗。至1978年6月8 :日,因失音长期未复,不能返校读书,体渐瘦,面渐黄晦,盗汗,手心热,入夜躁扰不宁, 复就诊于余。就诊中,有意多次向患儿询问,其答言闻不足闻,仅观其口动而它。诊其脉弦 稍滑,观其舌红苔少。 按脉审证,结合病史,忆此患儿初病暴瘠,是为风痰热壅,肺实音道不利所致,治当辛 开苦降,助金空以鸣。然病延至今,久病正亏,金水不滋,由肺及肾,肾虚水亏,经气不能 上承,以致肺气失秉,所谓“金破不鸣”也。久用前法当非所宜,治宜滋肾以充气之根。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54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