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格-病案二

年代:未知
医家:刘赤选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病例二】,男,40岁,千部。1971年4月8日初诊。自诉上腹痛已月余,其痛多在机饿之时,但食后又觉胀痛难受,因此不欲进食,多食则吐,大便干结难通。舌质暗红,苔薄微黄,脉弦稍紧。曾在某医院检查诊为“幽门硬阻”。中医辩证为关格。治宜行气活血,去旋通座。用《和剂局方》之失笑散加味。处方:浦黄6克五灵脂9克山楂内80克桃仁9克赤方8克三剂。二诊。服上药后腹痛好转,呕吐渐止,能进食大 便顺利。继守上方,再服五剂,腹痛止,其他症状亦消失,饮食、大小便均正常。按:此两病例均为关格。关是下关,指大小便不通,格是上格,指饮食难进。此病多数由于胃痛目久,气带血,幽门塞阻,致上下不通。多表现为腹服痛难忍,食后尤甚,每于呕吐之后才舒适,此为气带所致,舌质暗红,为有旅之象。山楂肉有化恶血、消食滞之功能,单味为方,名独圣散(《医宗金鉴》),可除胃肠心脾之瘀滞。失笑散之蒲黄、五灵脂,有化痰通脉、散结止痛之功能,再加陈皮、白行气和胃,桃仁、赤药活血祛泉,诸药组合成方,药味虽简,却具行气消带、活血通之力,通胃肠店结之功,能治关格不通之证。用失笑散加味治疗取效之后,往往牌虚气弱之象就显露出来。此时不宜再用通法,以犯虚其虚之过失,而宜用健牌补气之法,如四君子汤或参梦白术散等方加减以善其后。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128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