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湿(五例)
年代:未知
医家:刘赤选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暑湿(五例)暑湿一证,夏秋多见。叶天士云:“长夏湿令,暑必兼湿。”吴潮通等人更以为暑温即是暑湿。然暑为火热之邪,人感之乃患暑温(即单纯大热证候之暑温本证)。暑挑湿邪之患者,方为暑湿证候。两者不应混。由于夏令湿盛,兼挑湿者多,所以临床上暑湿证候比单纯的暑温本证要多见。王孟英说得好:“论暑者,须知天上烈日之炎威,不可误以湿热二气并作一气始为暑也,而治暑者,须知其块湿为多。一般发于夏季者,称为暑湿,过夏而发者称为伏暑(湿)。暑湿证候除有暑热之表现如发热、心烦、面赤而垢等症状外,初起病时尚有恶寒,若有湿逼表闭者可无汗或少汗。常有头身重痛、肢体盒倦等湿阻气机之症状以及胸院店网、恶心呕吐、腹胀便油等湿阻运化之表现。然其辨证要点还在于:口多不渴或渴不多饮,舌苔必见滑或独腻。暑湿证候之临床表现不一,如暑热之邪偏盛者,一般发热较高,症候较重;暑湿内袭者,一般多见胃肠运化失常之症状。暑湿内伏,缠绵不解者,往往久热不退,病情迁延。暑湿之治疗原则,以清署利湿为主,佐以芳香化湿。初起病者,常用新加香蕾饮合清络饮暑热偏盛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128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