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2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患者,男,34岁。1974年1月20日初诊。现代医学检查1971年3月内蒙古医院诊断:鼻咽癌。1971年12月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诊断:鼻咽部大圆形细胞癌(病理号:145746)。1974年1月7日内蒙古一机厂职工医院诊断:鼻咽癌头部转移。1974年1月18日榆林县医院五官科检查示:左面部上弓下,头中部,前至口,后至耳后5 cm广泛肿大,以放疗处为中心皮肤发硬,色变暗黑,有横行纹沟,皮肤无溃烂。鼻内镜检:靠左耳上方有1~1.5 er边界不清之肿物,表面坏死,呈灰白色假膜,无出血。诊断:鼻咽癌头部转移。临床证候患者1971年2月左鼻孔出血,颈部有杏子大肿块,本厂医务室和包头市291医院均认为是淋巴结核,治疗1月无效。嗣后多处确诊为“鼻咽癌”,并于1971年冬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放疗3个月(住院号:145746),肿块消失,但病情反复发作,3年内去北京治疗3次,总医院认定病属晚期,再无良法。患者心情悲观,回家探亲,前来求诊。面目皆肿,左腮坚硬,皮肉不变,局部发紫,左臂麻木疼痛,体惫耳鸣,口张二指,踞龃不灵,咽内粘痰特多,进食如常,舌红苔薄,脉象沉涩。【中医辨证与治法】肺经火郁,气血郁滞,凝结成癌。内外合治。内以清热解毒,开上宣郁,咸降滋阴;外以拔毒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