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6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患者,男,56岁。现代医学检查1970年8月上海市纺织工业局第二医院同位素肝扫描:肝右叶占位性病变。同年10月该院甲胎蛋白( AFE)对流免疫电泳法阳性。1972年11月6日临床检查:肝上界第五肋间,肋下15 jen,剑突下21 on,质坚硬,压痛(+),肝区表面可触及结节,大者2×2 or;脾肋下4.5 on,质硬,腹水征(-);肝功能示:白、球蛋白比值为0.78/1,蛋白电泳:清蛋白40.54%,y球蛋白34.13%;血沉130毫米/小时; LDI950单位; AKI及LD!同功酶(+); AFP对流免疫电泳法(-);超声波检测肝脏束状波(+);胸部X线透视右膈抬高,并见二个弧形抬起,运动受限。诊断:原发性肝癌,硬化型,Ⅲ期。临床证候患者于1970年8月因肝区痛、乏力、食欲减退、怕冷、消瘦、肝脾肿大,检查确诊肝癌。患病后应用活血、清热解毒、健脾等中药及5- FI静脉注入等治疗,病情一度稳定,后因肝脏进行性肿大,病情进展而入院。形寒肢冷,神倦消瘦,面色萎黄,肝脾肿大疼痛,纳差乏力,脘腹作胀,饭后尤甚,小便清长,苔薄黄腻,质淡红,脉细软。【中医辨证与治法】脾肾阳虚,瘀热交阻。立温补脾肾,佐以活血清热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