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阴伤寒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陆××,男,五十余岁。于1943年夏,因发热不退,住 某医院,经西医诊断为“肠伤寒”。用西药治疗无效,又用 小柴胡汤加二陈、生地、牡蛎、丹皮之类,病势日趋沉重, 已二十多日,乃请余诊治。症见:高热无汗,面色晦滞,声 低懒言,项背强痛,时见惊惧,舌苔厚腻而滑,口不渴,脉 沉迟而紧。据症分析,患者病程虽达二十多日,尤高热无 汗,项背强痛,显系太阳未解。然面色晦滞,脉沉迟而紧, 声低懒言者,又属表邪闭甚而里气不足所致。不足者,即 “气怯”之意也。余询之,患者病作之初,又犯房劳,因而 致有里气不足之象。舌苔厚腻,则系湿邪郁甚。 此症初起即 应以汗法解表,若汗之得当,邪随汗解,万不致迁延时日 愈演愈烈,至于此极。患者当前所现症状,原系太阳、少阴 两感证,初起误治,专从和解少阳着眼,屡用小柴胡加减, 何能胜任!且生地、丹皮之阴而敛,牡蛎之涩而收,柴胡之 升而散,黄芩之清而降,不但不能尽其解表之功,反足以抑 减体功之抗力。肌腠愈闭,致使体温愈激愈高,神明将频于 溷乱,心机亦日趋衰弱,故时见惊惧。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10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