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体会-病案三
年代:未知
医家:宗维新,柯微君
开本:未知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
印刷:铅印
徐×男33岁病桉号:497866。主诉:三个月前皮肤紫癜,齿龈出血。现病史:于1965年3月17日发现左下腹及两大腿内侧前面有散在出血斑,小如针尖,大如黄豆,三天后齿龈出血,于3月25日紫瘢遍及全身,尤以下腹为多,排柏油样便一周,在本市某医院住院,三次骨髓化验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血中凝血活酶显著减少,肝素轻度增加,给强的松、丙酸睾丸酮、叶酸等治疗,每周输新鲜血200毫升,共十次,但血象仍下降,转来我院。过去病史:于1965年2月28日,因出差受凉后周身无力,曾服羚翘解毒丸、巴比妥、非那西丁,每日三次,每次各一片,共两天。体检:体温37.5℃,贫血貌,面颧红,库兴氏征体态,咽部轻度充血,皮肤有少许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血压110/60毫米汞柱,心率112次/分,心界不大,腹部丰满,肝脾未及,四肢汗毛粗长,无畸形,无病理反射。化验:血红蛋白5.7克,红细胞计数192万,白细胞计数4,300,血小板计数11,000/立方毫米,血沉132毫米/小时,血块收缩时间24小时不完全,汉姆氏试验(一),热溶血试验(一),骨髓重度增生不良,凝血象检查:凝血酶元消耗欠佳,其余正常。主证:低烧,体温在37.3℃~37.5℃,全身无力,四肢颤抖,头晕心跳,有时左胸肋骨疼痛,睡眠下半夜欠实,左下牙痛,手足心热,咽干,平素手足凉,苔薄白根灰质淡,脉沉弦略数,尺脉弱。【辨证】系阴阳并虚,虚阳上浮,肝失条达。【治法】调阴阳,益气血,和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