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哲明

年代:未知
医家:单书健
开本:32开
来源:辽源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思邈云:不知易,不足言太医”。洪老对此说十分遵 崇。主张学习《内经》当参以 《周易》。洪老几十年反复研 读《周易》,颇多心得。他认为《内经》虽是中医理论休系 的莫基之作,但其核心内容却肇源于《易》以阴阳言之: 《周易》云“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阳卦奇。阳 偶,《内经>则云“天为阳、地为阴”“阴道奇”。《周易》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内 经》则云:“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再如《周易》 云:“一阴一阳谓之道。曲成万物而不遗”,《内经》衍化发 展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内经》之“别阴阳应四时”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 四象”之理,实为一脉相承。以气言之,洪老认为,作为 中医理论基础的 “气”说,亦滥觞于《周易》。《周易·系 辞》云“天地细温,万物化醇”“天地之动贞夫一也”。“一” 即为气。《内经》则引申为“天地合气”。以中医之整体衡 动观而言之,洪老认为亦源于易。《周易》曰:“爻者,言乎 变者也”,乃以爻之阴阳而述天地万物之变化,《内经》则以 此类推人体生理、病理。《周易》云“吉凶悔吝生乎动”, 《内经》则云“成败倚伏生乎动”。中医亦循易理抉取机体 生化动态之象,做为辨证论治的依据,以养生疗疾。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550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