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恒
年代:未知
医家:董延汉,陈忠正
开本:32开
来源:通化
印刷:铅印
以往诸家,或以 “肾水常虚”而强调补肾,或以“脾 常不足”而注重补脾,或以“肝常有余”而长于治肝.陈 老认为:五脏之中,肺脏最娇,恶寒恶热,畏燥畏湿,其 它五脏腑功能失调莫不累肺,六淫邪气所犯无不先伤于 肺。积数十年之经验,儿科临床所见以外感多而内伤少, 外感病中以属肺者尤多。即使是古人所谓的 “肾水常虚” 证,如唇红颧赤,五心烦热,目暗盗汗等,亦多属肺肾同 病;所谓的“肝常有余”,如急、慢惊风,热盛抽搐等,除 少数属土虚生风,治当培土御风外,亦多见金不制木,治以 清金制木则金清而木自宁;盖肺为诸气之主,肺气清则诸 气皆平,气机调畅,肝风自已。王旭高云:“肝火上炎,清 之不已则清金以制木”。此皆虽不尽属于肺,其治法亦不离 乎肺也。 陈老说:“外患不生则内扰不起”,能损人正气,扰人气 血者莫剧于外感,竟可于数日之内令人阳绝阴竭。内伤诸 疾.如疳积虚损,痨怯久嗽等,往往起于外感病之后或因 邪气久羁,或因用药失于法度,或因善后不细,祛邪不尽, 致使生阳受损,阴阳乖戾,真精暗耗,气血逆乱,痰气交 结等所致。经云:“善治者治其皮毛”,若能固守藩篱,拒邪 千外,虽有苛毒,不使内侵,则何病之有哉!故调治肺脏 实为防治儿病、保儿健康之关键,为儿医者不可不在治肺 上下一番功夫。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550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