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在某些眼病中的应用

年代:未知
医家:王静波
开本:16开
来源:山东中医学院眼科教研室
印刷:油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逍遥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是为治疗肝郁脾虚之症而设,是疏肝和胃的常用方剂。眼科临床用于治疗肝郁脾虚的多种眼病屡有报导,笔者彷而用之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典型病例报导如下:例一:金××女34岁工人门诊号137133因连值夜班数日身体较疲劳加之家务事着急后左眼红痛畏光,视物不清7天,于1984年4月1日来我院就诊。检查左眼溷合充血细小灰白色KP+,红纹理不清,无后粘连,瞳孔中度散大(药物性散),晶体前囊色素沉着玻璃体呈尘埃状溷浊+,眼底稍朦胧,见视盘色红润,边界欠清晰,静脉充盈,黄斑区轻度水肿,中心凹反光消失。右眼视力1.5,眼部未见异常。诊断为左眼色素膜炎。舌澹苔薄黄脉细数,治疗逍遥散加减:‘柴胡9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2克云苓12克车前子12克丹皮9克栀于9克菊花6克黄芩12克杞子12克女贞子12克陈皮9克甘草6克,水煎服。服药6剂后左眼小孔视力1~0,继服6剂后检查左眼视力1.2,外眼已不充血。KP少许,房水清,瞳孔中度数大,晶体前囊少许色素沉着,眼底恢复正当.例二:王××男12岁学生住院号33287因左眼视物不清6月余,曾在当地多处医院治疗(诊断不详)未见明显好转,来我院门诊诊诊断为“视神经网膜炎”收入院治疗。检查左眼视力0.I,结味鼻下方小片状薄翳,房水清,晶状体。玻璃体未见溷浊,眼底视,边界欠清晰,静脉充盈,后极部网膜反光强,黄斑区轻度水肿,中心凹光消失,网膜未见出血、渗出。右眼视力1:5,眼部未见异常。舌红苔薄白,脉细弦数。以脾虚肝郁有热,治则疏肝清热明目,方药丹稀逍遥散加减减丹皮9克栀子9克柴胡6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生地12克白术9克云苓9克石决明15克菊花6克陈皮6克甘草3克水煎服。愚10剂后视力提高至0·5,守方30余剂视力1.0,检查左眼底视盘色泽正常,边界清晰,静脉略充盈,黄班区水肿消退,中心反光恢复。全愈出院。例三:赵××男35岁住院号30694因工作疲劳加之与他人生气发怒后左眼视物模煳,视物变小50余天,诊断为“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1983年3月2日入院治疗。检查右眼视力0·1,近视加0·2外眼正常,屈光同质清晰,眼底:视盘正常,动、静脉血管正常,黄斑区轻度水肿,黄斑中心稍偏下方有一大约PD之灰白色环形斑块,中心区呈暗红色,中心凹反光消失。左眼视力1.2,近视力1.2,眼部未见异常。治疗疏肝解郁,养血明目,逍遥散加减:柴胡9克当归12克白15克云苓12克白术12克车前子12克丹皮12克草决明15克杞子9克郁金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服12剂后视力0·3,检查眼底黄斑区水肿消退,灰白色之环形斑块基本吸收,继服15剂后视力恢复至0.5,班区轻度色素紊乱,中心反光恢复,出院后又守方20余剂视力恢复至1·01984年3月份因疲劳后又复发,来诊,检查右眼视力0-9,眼底黄斑区水静中心反光消失,仍按原方继服9剂后视力提高至1-2,黄斑区水肿消退,中心反光消失。例四:牛××男49岁住院号28946因左眼突然视物不见千4天,诊为“视网膜中央动脉检塞”收入院,检查左眼视力数指/50厘米,眼压5.5/5=17.30mmHg;外眼正常,眼底视盘边界清晰,色泽泽正常,动脉☰细,静脉略充盈,视盘周围网膜水肿,黄斑区樱桃红斑,中心反光消失。右跟视力1-2,眼部未见异常。入院后以健脾益气,养血明目之法用八珍汤治之,服10余剂后视力提高至0.04后改用健牌益气,疏肝解郁通络之法,用逍遥散加减:柴胡12克白芍30克炒白术30克云苓9克当归12克党参9克甘草9克生黄芪30克草决明30克生石决明30克炒地龙9克全6克炒江蚕9克菊花12克炒吉力12克水煎服服20余剂后视力1.2,眼底视盘色略澹,边界清,动脉细,黄班中心反光隐约可见。本病人治疗期间曾先用低分子右旋醉50.0℃c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10次。无效而单用中药治疗。体会一、病例分析:以上四例病人中例一例三皆因工作过于疲劳加之着急生气后所致。过度的劳倦可直接耗伤气血,在气血初损之时如稍注意身心休养可使机体气血恢复正常。但此二例患者在身体劳倦之时又着急生气,而致肝郁气滞肝气横逆,乘于脾土,脾虚不运,营血生化无源,进而肝血不足,目失所养而致眼病。例二无何诱因,全身亦无不适,舌质红,脉细弦数。此患者为学生,日常多看书学习,思考问题。内经曰“久视伤血”,“思虑伤脾”“思则气结”故此患者亦从脾虚肝郁辨之舌红脉细弦数为肝郁化火之症。故用丹蝇逍遥散而获效。例四为中年男性,素有饮酒嗜好,嗜酒过多则伤脾胃,脾虚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无以生血养肝,肝血渐虚,肝之条达功能失调而致肝气郁结,郁而不解致气血阻滞,脉络壅滞,玄闭府闭塞而形成暴盲。四例患者虽眼不同,但追其病源皆为脾虚肝郁,故均以逍遥散化裁治愈。二、方义分析:逍遥散为舒肝和胃常用方剂。“肝藏血”;“肝受血而能视。”“肝气适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若肝郁气滞每致肝血不足,肝郁气滞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脾虚不远不能化生营血以养肝,则肝血愈虚,肝气愈郁。《医宗金鉴》中精辟的解释为“肝之所以郁其说有二:一为土虚不能升木;一为血少不能养肝也。”本方先顺其条达之性,开其郁遏之气并养血健脾,达到治肝补脾的目,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以治致病之因为主药;当归,白芍养血和营以柔肝。《金匮妥略》曰“见肝之病。如肝传脾,当先实其脾,”方中茯苓、白术、甘、姜脾和中,☰☰抑并佐以薄荷协同柴胡调达肝气。本方配伍能使肝气调达,脾得健运,鹏胃运化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肝血充足,目有所养故眼病可自愈。另外肝郁日久而致肝郁血虚发热者常用本方加丹皮,栀子化裁而来的丹板,逍遥散,肝郁血虚较重者可用本方加热地之黑逍遥散,逍遥散对于只有肝郁而无脾虚者用之也常能奏效,因本方尚有治未病之意《难经七十七难》曰“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令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三、逍遥散在其他眼病中的应用:文献中报导用逍遥散治愈的眼疾有急性球后视神经炎、视乳头水肿、视乳头炎、视神经萎缩、膀病盲、皮质盲、眼底出血、角膜炎、眼外肌麻痹、中心性视网膜炎、色素膜炎等十余种。特别是报导用以治疗视神经网膜病变的效果尤佳。作者在临床实践中亦有同感。视神经、视网膜在祖国医学中属经筋、经筋在脏属肝。视神经、视网膜病变属于肝郁脾虚型者用此方疗效较好。运用祖国医学辨证治疗的原则,任何一种疾病在患者、病情、环境等因亲不同情况下可用多方治疗有效,反之一方也可治疗多种疾病,这就是祖国医学中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笔者四例患者及以上诸病,所以均能用逍遥散一方化裁治疗,而取得较好疗效就是在病因相同前提下不同疾病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最好证明。四、逍遥散中药物的现代医学研究据现代医学药理学研究初步证实逍遥散中的当归能增强吞虚细胞功能尚能扩张血管、降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改善血液循环及广谱抗菌作用;白术、白芍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有促进作用;云苓对吞噬细胞功能及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柴胡、薄荷有抗过敏反应的作用,因此可见本方有改善血液循环、抗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新陈代谢,促使增生病转化吸收的综合作用。故用于治疗多种眼疾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小结本文总结了逍遥散化裁治愈的四例病例及个人在眼科临床中应用逍遥散的点滴体会,并初步探讨了逍遥散药物的现代医学药理研究,一孔之见,错误之处望同道们批评指正。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51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