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眼科局部病因辨证

年代:未知
医家:郑祖同
开本:16开
来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眼科
印刷:油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在眼病的“三因”中。“外因”及大半的“不内外因”。均居外界环境的致病因素。这些外部病因,有些是间接的:首先经由全身致病作用。然后引起眼病;也有些是直接的:直接作用于眼部而引起眼病。后者。不经由全身而在局部直接致病,应居局部病因。对这类病因的分析和研究。应居局部病因辨证。人的两眼,暴露在体表。外因直接引起眼病,机会很多。然而,局部病因辨证,却往往被人忽视。例如《审视瑶函》,偏重“轮脏相应”之说,认为:“轮标也,胜本也。轮之有证。由脏之不平所致。未有标现证而本不病者”。这是说,眼不过是标。而脏才是本。眼病不过是脏病的证候表现。眼病皆由脏病而来。眼有病而脏无病的情形是不会有的。这显然是忽视了眼科局部病因的存在。又如《医宗金鉴》。论述“外因为病”:“外邪乘虚而入”,“各随其经之系。上头入脑中,而为患于目焉”。这是说:“外因”引起眼病。必先经由全身。然后才发病于眼。也没有将眼科局部病因包括在内。类似的论点。尚有不少。在这些论点的影响下,一般多重内因而轻外因,重全身而轻局部。往往忽视局部病因辨证的重要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偏向。其实。古代医家,对疾病的外因本是十分重视的。《内经》早就说过:“风者,百病之长也”。而且:“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客于皮肤则凑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腑脏也”。说明了外因致病是先侵入局部而后逐次深入最后达腑脏的一般规律。人眼位于体表。其中的眼睑就是全身皮毛的一部分。照《内经》的理论。同样也可以是病邪入侵的门户。《巢氏病源》论述“睢目候;”“若血气虚,则肤凑开。而受风。风客于睑肤之间。所以其皮缓纵,垂复于目,则不能开”。又论述“目候”:“是风气客于睑音之间,与血气津液相搏,使目皆痒而泪出,目皆恒湿。”这些都是病邪在局部直接引起眼病。并不经由全身、说明眼科局部病因的存在。《千金方》论述“十六件丧明之本”之中,主要居于局部病因的有:“极目远视”,“数看日月”,“夜视星火”,“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凋镂细作”。“博奕不休”,“久处烟火”等共九件,占半数以上。眼外伤。是无可争议的局部病因。《银海精致》论述各种眼外伤,包括“被物撞破”,“撞刺生翳”,“血灌瞳人”,“飞尘入眼”等,明确地指出:“此外因也”、“外伤也,与内无损”。传染性眼病,例如“天行赤眼”。往往“老幼相传,沿门逐户。”《银海精徽》也早就看到:“此症只是气候瘴毒之染”。“与内无损。”这无疑也是局部病因。眼部寄生虫病,例如“目蜡候”,是“蝇蛆目皆成疮”。居局部病因,也是很明显的。此外。尚有因初生时“血露入眼,洗不干净”所致之“胎风赤烂”由“触风日风热之气,伤于目”而致之“目赤皆烂”。因风邪入目。瞳子被风所射而致之“目偏视”。以及“久视伤晴成近虚见”,“开金针尖手”而致“血灌于人”等,均应压眼科局部病因。从近代眼科学知识来看,眼科局部病因辨证,无疑应居重要地位。因为,现在我们已经确切知道,居于常见而多发的外眼病,绝大多数均以局部外因为主。而内眼病之中,也多半都有局部病因存在。相比之下,以全身病因为主之眼病,以及全身病之眼部合并症,则相对较少.由此可见,“轮脏相应”之说及其类似论点的缺陷。眼与脏腑,确有密切联系。脏腑病患,确能促使或合并眼病的发生,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必须看到:全身疾病,总是起自局部,脏腑病患,往往经由体表。作为局部而又位于体表的两眼,非但有许多局部病因所致之发眼病。而且。这些起自局部的眼病。尚可“由表及里”。深入脏腑,引起全身性疾患。这样才是比较全面的看法。由此。本文提清重视局部病因,给予眼科局部病因辨证以应有的重要地位。纠正以往的偏向。对临床实例中因轻视局部病因而致的辨证失误之处,也应通过医疗实践逐步加以纠正。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邪风之至。疾如风雨”。“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要掌握正确的治则,提高眼病的疗效,就必须重视眼科局部病因辨证。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51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