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水轮而及五轮学说发展
年代:未知
医家:魏淳,张敬先
开本:16开
来源: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印刷:油印
中医林中眼专科独树一帜的理论,唯五轮学说引人注目。惜对其褒贬不一,存废之辨,至今争鸣不已,虽千古流长,始终是一题疑案。现今,这疑案又面对若现代化眼科检测手段的挑战。故五论学说当存还是当庐?是固守古义还是图新发展?是中医眼科理论值得探索的重要题目。我们认为,五轮学说应该突破自身的局限,接纳新概念,在丰富的临床实践中寻求图新发展方向,在发展中坚持中医眼科特色,以推动☰医眼科的兴旺发达。一、五轮学说的历史功确要点五轮学说与阴阳五行,散腊,经络,气血等共同游戏中医眼科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五轮学说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它既为眼科所特有,又有机地契合在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之中,成为中医理论向照科领域的延伸。试想,抽掉中医眼科的五轮学说,眼专科特色势必大大消减,甚至湮迹于中医大内科之内。千余年的实践证明,五轮学说说明眼的生理病理,解释病因病机,指导辨证论治眼病,在一定范围内,有肯定和确切效果。二、五轮学说的时代局限性。(一)、属于理论方面的:1、生硬套用五行,未免削足适履。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用五行及其生克关系,类比解释人与自然及人体脏胎间的宏观联系,内函观的唯物主义和古朴的辨证观点。但在眼局部,机械地套用金木水火土,白青黑赤黄,这种企图让客观实际符合主观推演的套配,如两骨为血轮属心,而白睛血脉却属肺,肝木主青色,而黑暗明明不青,如此种种难于顺理成章。2、一脏专主一轮,偏于割裂,机械。说到以腑主轮人们往往引用“五脏六胎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一段经文,我们!体会,这段经文的要义和宗旨是强调皆上注于目,说明脏腑与眼的关系极为密切;进一步指出骨筋气血之精分别为瞳子,黑睛、白眼、脉络以论述眼局部组织,解剖与诸种精气的渗透,对应关系,并无五脏各主一轮的内面,此点由经文结尾的“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官血气之激而与脉并为反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句1),看得更加明白,是在论述眼局部解剖和组织,似不能做为一脏专主一轮的理论根据。祖国医学关于脏腑间关系的认识,重点强调互相依存,相互渗透的辨证关系。一脏主一轮有悼经意,也不符合实际。诚然可以用并病,合病,自病,传病及“乘侮制化变通之妙”2〕的说法去推导联系,以突破一脏主一轮的机械局限,然而这种方法正如停用者所云:“变迹之妙岂能知之乎”8〕,一般(难于驾驭的理论。方法当然难于应用。3、轮标脏本,从轮探脱这种注重探索眼局部与整体关系的思想本来十分可贵,但绝对到“脏有所病,必现于轮,势必然也”,“未有标(指轮)现证,而本(指脏)不病者”〔4〕的程度,是否跨越了真理的限度。(括号中字及重点号系本文作者加)实际上,百病未必病病及脏,眼病亦然,脏病也不一定对四肢百骸无不株连,眼轮当然也不例外。(二)实践方面的局限性有资料整理说明,最推崇五轮学说的眼科专着《审视瑶西》中,载眼病108症,其中和“轮脏相应”说法直接有关的,共有27症,占总数(108症)的25%。其中严格“按轮辨脏”的,……仅13症,占总数的12%。而严格“按轮辨脏论治”的更是不多。至于涉及各轮之间“生克制化”关系的仅……3症,占总数的2·8%。《目经大成》中,总数8.1症,其中与五轮八廓学说基.本内容有关者仅有11症,占总数的14。8%。〔5〕在《眼科临症笔记》中认为,五轮八廓仅是“理论形式之学,非实际经验之论”。(6)(三)、现代同学展现出五轮学说从未涉足的新领域:神水神膏可以人工置换,看清了视衣上有动静脉血管,视神经乳头(视系眼内断面)、黄斑等,在暴盲病眼视衣上发现有动静脉血栓或大量出血,视时昏淼病例见到黄斑水肿,渗出及荧光渗漏,等等。五轮。学说从未也不可能涉及这些客观事实,其局限性则更显突出。(四)水轮为例,简要说明之。古人“烛照鉴视,空阔无穷者,是曰水轮”,“外有坚壳数重”“内包黑色稀神膏一函”。“血养水,水养膏,膏护暗神”,〔7〕为肾所主,肝肾同源。故治暴盲、青盲、视瞻昏淼等瞳神病常壮水制火,滋补肝肾。而现代的中医眼科老前辈借助眼底镜检查,用“活血化疼”法,以“心主血脉”为指导辨证治眼底有血栓、出血的暴盲,以“脾主运化”,“肺为水之上源”为指导、健脾利温,宣发肺气并活血化瘀治疗眼底见黄斑有水肿渗出的视瞻昏淼病例,疗效大为提高。这些临床实践发人深醒,水轮非肾一脏能主,与心肝脾肺肾无不息息相关。永轮如此,余四轮亦有相似之处。四、五轮学说发展试探:关于眼轮——脏腑辨证调查架的设计。(一)、保存五轮的解剖部位划分含义,维护五轮学说可贵的轮标脏本,由轮及脏的学术思想(见本文“历史功”)突破其前已述及的历史局限性,和现今仍沿用此种推演方法规定眼局部解剖部位(黄斑、视乳头)归属某脏的局限性和溷乱,面向实践作调查研究,特提出眼轮——脏肘辨证弹性框架,以期探索眼及眼各部与全身病症到底有怎样的相应关系。(转下页)。说明:框架横列项目以五轮为纲,统属眼各解剖层次,五轮后续的空格(见框架表)作弹性延伸用,以接纳和房角,睫状肌等解剖概念。纵列项目则以五脏为纲,分列出主要脏腑病理证候,向下弹性伸展,以容纳经络、气血辨证等的全身证候。中间是数百个空格,为从属于一定脏肘证候(横坐标)的某一解剖层次(纵坐标)的病证,如空格(17)应是肾阳虚证时水轮中晶珠的现证·空格(81)则是肝经风热证时在风轮的某一解剖部位(格内未列出)的现证。文内只列举了水轮和肾的具体划分意见,以说明框架的函意和用法。脏脚证侯应分列那些?各轮怎样区划解剖层次?空白框格填写那些现证·将由广泛实践结果决定。(二)讨论:1、发展中医眼科要突出中医特色,在中医的诸项特色中,辨证论治是其精花,它是整体观念和中医理论的体现和运用。因此框架以脏腑证侯为纲,统属眼局部病证,并合理保留发展五轮学说的“轮标脏本”“脏轮相应”的学术思想。中医眼科的发展应特别突出辨证施治,找到辨证的客观标准,总结出中医眼科辨证的客观规2、坚持实践第一的思想。脏与轮的相应关系究竟有怎样规律性?对现代医学检测手段提供的客观事实,中医眼科理论该作什么解释?所有这些不能苛求于古经典,更忌主观推演,只能从临床实践中找答案。框架设计意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向实践作调查研究。眼解剖层次确定无疑、对脏附证候的认识归纳也基本一致(如肾阳虚证:形寒肢冷、精神不振·腰膝覆软·小便清长、脉沉迟·舌澹苔白,视物昏花等)那末由此二项决定的眼证也应存在规律性,被大家观察到的结果会趋于一致、用这样的实践结果充填框架空白,加以统计分析归纳,借助电子计算机更可大大缩短认识的进程,可能会揭示出脏肺病证与眼部病证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着重这种实践,才真正展开了中医眼科。3、正视现代医学眼科进展,吸取营养为我所用。面对现代医学的竞争挑战,中医眼科当何以自处发展?首先要以中医的豁达和卓识远见正视着重现代科学实践,进而研究其内函,掌握其精义为“我所用。表面上看,现代化检测手段发现了许许多多古人所无法见到的新领域新概念、新知识冲击了中医的理论:本质上看,这正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营养,开辟了新天地,正可促进中医眼科大发展。如裂隙灯、眼底镜、眼底荧光造影等检查,更早期、更确切发现了眼的细微病证,如找到轮——脏相应的内在联系,这种发现就等于更早更确切地发现了全身病证在眼部现出的蛛丝马迹·解决了目前临床苦于有眼病而全身无证可辨的难题,更充分体现祖国医学“治未病”“治病务求于本”的学术思想。相反对现代科学进展视而不见或盲目排斥,势必失去中医发展的新天地。本文在框架的弹性伸展空格中提出接纳现代眼科新的解剖概念和检查出的体征,就是着重中医眼科的发展,在这方面,北京上海等中医老前辈们的丰富实践和理论着作已经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要解决好突出中医特色又图新发展的问题,还应注意坚持严格的历史性,首先是遵重历史,遵重并虚心学习宝贵的祖国医药学遗产,坚持中医特色,不苛求古人,同时又要“反对把我们所能了解的而古人事实上还没有的一种思想发展,硬排在他们的名下”8)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以振兴中医眼科,使之兴旺发展。不避浅薄,冒昧陈说一管之见,意在投一问路,引玉之石、诚乞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