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0例-病案一
年代:未知
医家:黄宗勗
开本:16开
来源:福建中医学院
印刷:铅印
王××,女,26岁,福州市第二机床厂干部,1984年9月1日初诊。患者15岁时开始四肢指、趾关节红肿热痛,遇寒加剧,上下肢关节活动受限,曾住某医院治疗一年,未见有明显效果,出院后多方求医,亦无见效。致让肢指关节强直、畸形,再度住院治疗半年,经医院化验:血沉80毫米/小时,抗链球菌溶血素“O”正常,类风湿因子试验阳性,X线双手摄片:“骨质疏松,关节腔狭窄”。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曾用大量皮质激素及抗炎、抗风湿药物治疗,前后共住院治疗三次,症状均未见好转而出院,前来求治。检查:面色皑白,表情痛苦,两手腕关节强直,双手指间关节呈梭形肿大,明显畸形,活动障碍,肘、肩关节亦疼痛不止,尤以右手为甚,手臂肌肉萎缩,下肢双膝及踝、趾关节亦肿痛,屈伸受限,步履困难。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根据脉症属偏寒型,治宜温经散寒,搜风活络,佐以补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