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痹
年代:未知
医家:吴烜平
开本:16开
来源:武汉市中医医院
印刷:铅印
病案三邓××,女性,20岁,四川人,职员,1957年2月4日入院。诊断:热痹症。1950年突发风湿关节炎,表现症状,恶寒发热,四肢起红点,时好时发,1956年到东北去,关节疼痛严重,四肢抽筋,全身肌肉有明显压痛,1957年发展更为严重,下肢瘫痪,胃呆腹胀,时发头昏,不省人事,历数小时始匙,形容消瘦。入院以后,以风湿性关节炎为主,用温通经络方法,追风逐湿,治疗一年,均未见显着疗效,有时痹痛更重,夜难安睡,形消骨立,3月1日始由奥医师诊治,认为先天不足,本质阴虚,致水不制火,心阳独亢,水不涵木,肝风煽动,以致时有晕眩,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病本在肾,下元虚损,浮阳上引,故时威肢麻腿软,阴虚生内热,风湿内含,积久化热,灼燥冥阴,则营液愈乏,关节失其濡润,致发抽筋压痛难以步履,热极生内风,故发厥更甚,改以滋阴漕阳熄风之剂。方剂如下:大生地白芍牛夕勾藤玄参丹皮桑叶花粉寸冬段磁石菊花生石决明发厥时用紫雪丹少许。(注:患者队床年余,下肢不能行动,虽冒用舒经活络追风化湿等药,经久无效,后经吴医师改用以上方法。)服45剂,症状逐渐消失,行动自如,于58年4月29日至愈出院。出院以后冒发厥三次,在门诊由吴医师服药巩固一月,精神完全恢复,1959年1月已恢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