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肾炎)

年代:未知
医家:王瑞卿
开本:16开
来源:武汉市中医医院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2.水肿(肾炎)余某女孩六岁主诉:病儿于一年前冒患皮肤病,逼身生疮,历久不愈,现手腕及臀部仍有数处,如豆大之溃烂疮癫,时而腹痛,头痛神志不安,喘息、咳嗽、失眠,不思欲食,口有臭味,凶肢及头面皆肿,眼区尤甚,腹肿如鼓,小便涩滞,尿量稀少,色黄赤,大便溏泄已半年,曾经某日医检查尿中娶现有血球,诊断为“肾脏炎”。经其多次治疗无效。推辞不治。(其父代诉)治法:补肾健脾补胃理肺气,清郁热。针灸经过:初诊:九月二十四日合谷:在大指次指歧骨间,针二分,清理肠胃及头面之郁热,理肺气,消浮肿。阴陵泉:在膝下之内侧去膝二寸,针三分,渗湿利小便,消身肿。太谿:在足内踝后五分,针三分,补肾利湿。太白:在足大趾本节后核骨下,针二分,健脾利湿。足三里:在膝眼下三寸骨行骨外侧,针三分,补胃助食,渗湿利水。患几轻针刺后,两手浮肿全消,手腕处之溃疡也结痂轻松很多,头也不痛,晚周能安然入睡,饮食稍好。二诊:九月二十五日内关:在手掌横纹上二寸两筋间,针三分,开胸理气,利小便。足三里:部位作用同前。尺泽:在肘中横纹头,针三分,清理肺家之邪热,利湿行气。三阴交:在内踝上三寸,针三分,健脾利湿,助消化补三阴。阴谷:在膝内侧两筋周曲膝取之,针三分,利小便,消水肿。针后病者小便大利,四肢及面部浮肿全然消退,胃纳盆佳,时欲饮食,身上所生疮疡也都结痂。惟眼区尚有轻微浮肿,内皆角充血,鼻子干燥,小便赤黄。三诊:九月二十七日崐崙:在足外踝后五分,针三分,清热利尿。鱼际:在拇指本节后内侧赤白肉际,针二分,清肺热。四白:在瞳仁直下一寸,针二分,清眼目之郁热,潸肿。合谷:针三分,清热降火。患儿经三次针治后,周身浮肿消,身瘦如脱,前后好似两人,神气清爽,饮食很好,大小便均趋正常,诸症消失完全痊愈。四诊:十月一日鱼际:清肺家之余热,治口臭,针二分。太渊:在手腕后寸脉前,补肺润肺止咳。针二分。针灸小结;水肿一症,西医认为肾炎,实则病变不仅在肾,而与脾胃和肺经亦有莫大之关系,肺虚则气滞,土衰则脾困,以致运化失调,水行皮肤,不走水道,故为水肿,治此宜健脾补臀理肺为主,肺气足水自行,不治肿而肿自消,故此症仅针四次即告痊愈。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22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