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敷肝疗法治疗慢性肝病47例初步小结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16开
来源:武汉市中医医院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为了更好的贯彻党的中医政策,在总路后、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指导下,必须认真挖掘和整理祖国医学,以便于继承和发揭,市委、市衡生局党委指派了中西医药人员于60年第三季度前往天津采风取舰,学习治疗肝病的敷肝疗法经验,在市委和局党委重视和关怀下,粗成中西结合的慢性肝炎治疗镇导小粗,井决定在我院开辟病床20—30张,专门收治慢性肝炎患者,并自60年9月20日起开始收住病人。我院总支为了迎接这一重大任务,迅郎粗成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小粗,在频导小粗指导下进行工作。治疗方法除使用天津秘方“敷肝药”外,我们还作了对照组,自制“二号敷肝药”井结合中医辨証论治内服中药,配合针灸、气功、太极攀和西药,在市衡生局轻常指导和中西医密切合作下,截至目前为止,共治疗47例慢性肝炎患者,取得了初步成绩,兹将观察结果小结如下:基本情况一、治疗方法:1.一号敷肝药—-按天津的方法(略)。2.二号敷肝药——自创作对照组(略)。3.内服方剂——每个病人除必用敷肝药外,都必须根据中医辨証论治给予不同的内服方剂。兹将我们常用的几种中药方法列后:(1)疏肝调气法:肝气郁结,胸腹闷胀或饱满或有轻度腹水者用之。当归、白芍、玉金、青皮、香附、广皮、广木香、胡芍瓢、茯苓、乌药。每日加减服一剂。(2)和肝引血法:血虚气弱、季膏常痛、头昏失眠、表现身体虚弱者用之。当归、赤白芍、丹皮、山枝、丹参、玉金、生地、党参、广皮、茯神、枣仁。(3)补脾盆肝法:脾土虚弱、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胸腹饱满者用之。党参、白尤、茯苓、生草、淮山、六曲、玉金、广皮、当归、川朴。(4)滋水涵木法:形体消瘦、水不济木、遣精失眠、四肢疲乏者用之。熟地、淮山、云芩,萸肉、泽泻、丹皮、当归、白芍、牡蛎、金樱子。4.西药配合-—一般选用复方胆碱、维生素B12、复合维生素等。5.针灸疗法——主穴:足三里、三阴交、肝俞、脾俞、章门、期门。配穴:胃俞、内关、神门、内庭、阳纲、胆俞。6.其他疗法:——气功、太极拳,每日按规定时间锻炼。二、病例选择:收治病例以传染性肝炎患病在半年以上之迁延性肝炎或慢性肝炎为治瘀对象,肝硬变则以少量腹水或无腹水之早期患者为治疗对象,其他如伴有严重心脏病、肾藏病、肺病或身体极度虚弱,暂不予收治。三、诊断标准:肝硬化:1.有急性和慢性肝炎历史。2.具有肝病应有症状(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疾患)。3.形体异常消瘦或出现黄疸。4.肝体硬度增强。5.有蜘蛛痣和赤掌。6.皮肤干皱或色素沉着。一7.有轻度腹水。8.腹壁或食道静脉曲张。9.肝脾有肿水,肝区有压痛。10.肝功能有损害或有肝穿証明者。慢性肝炎:1.有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急性肝炎病史。2.肝脏明显压痛及肿大或反复发作。3.无其他原因的脾肿大。4.具有肝病应有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黄疸。5.肝功能有不同程度损害。迁延型肝炎:1.急性肝炎迁延半年以上甚至1—2年未愈者。2.脾脏不肿大或有脾肿大者。3.肝功能有轻度损害,转氨酶不正常者。4.具备急性肝炎一般症状和体征者。四、观察方法:我院治疗病人均为住院治疗,井制订了休养治疗制度,使治疗、生活、作息均有规律。除每天查房外,颌导小组中西医师每周查房一次。印制了一种慢性肝炎检查记录,重点记录每周症状、体征、体重和敷肝药后的反应等,俾便总结经验。治疗前作全面体格检查及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凡登白、总蛋白、射香草酚浊度、脑磷脂、转氨酶)及血、尿、羹常规。治疗一个疗程复查肝功能一次。敷药24小时停敷12小时再敷,暂以敷药20次为一疗程,但以肝体缩小恢复正常二周后停止敷药,停药观察一周至二周,出院休息2—4周恢复工作,以后每隔2—4周复查一次,一直观察至半年至一年。五、疗效标准:1.全愈-—(1)症状消失(精神疲乏、食欲不振、肝胃痛、头昏失眠)。(2)肝脾已不能触及或勉能触及。(3)肝功能及血象结果在正常范围内。(4)体重增加,体力恢复,能正常工作。2.显着好转——(1)自觉症状大部消失,部分症状显着好转。(2)肝脾明显缩小,其质变软。(3)肝功能及血象大部好转或恢复正常。(4)体重与劳动力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好转-—(1)症状部分减轻或消失。(2)肝脾有轻度减小。(3)肝功能及血象有部分好转或无明显变化。(4)体重或体力稍有恢复。4.无效——(1)症状无变化。(2)肝脾检查未见减小。(3)肝功能及血象均无好转。(4)其他均无改善。。。。。典型病例:例一:周××,男性,42岁,干部,住院号378。主诉:59年10月肝区发生疼痛,面黄浮肿,四肢酸软,精神疲乏,同年12月分经红会医院检查为无黄疸型肝炎,肝肿大三横指半。于60年10月6日来我院治疗,检查肝大2.5公分,肝区疼痛,精神疲乏,食欲不振,咳嗽失眠,我院当即给以敷肝治疗。敷肝2瘀程(40次)后,除上腹部尚有不适外,其他症状消失,精神体营好转,食欲增加,肝区无压痛,肝脏勉可触及。入院时肝功:G.O.T.76G.P.T.184猴凝1/8+敷肝后肝功:G.O.T.25G.P.T.12未作例二:何××,男性,32岁,干部,住院号389。主诉:59年3月忽然发热嗜睡,食欲不振,周身不热,轻市商业医院诊断为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住院二月半病情好转,而出院后在家休息20天恢复工作。同年8月又党症状增加,在市二医院检查又为黄疸,休息后又恢复工作,症状一直未见消失。患者于60年11月14日来我院治疗,检查肝大二指,头昏腿软,肝区压痛。我院当即给以敷肝治疗。敷药25次后,精神好转,肝痛情况很少发作,肝脏勉可触及。入院时肝功:G.O.T.41G.P.T.20 猴凝1/8+出院时因上面在正常范围故未作。讨论一、祖国医学对肝炎的认识:祖国医学历史女献上对肝病的论述范围是很广泛的,虽无肝炎名称,而在具体症状上颇多类似古人所谓“肥气”“肝着”“痞积”“瘙艘”“黄疸”等征象,如灵福本藏篇对肝肿和肝区痛的症状就有群知描远“肝大则逼肝迫咽,迫咽则苦膻中且膏下痛”“肝偏倾则胁下痛”“邪在肝则两胁痛”等等,其他类似的记载,散见于历代书籍中,井有很多治疗方法。肝病的发生,不外乎六淫七情,致气分郁秸,血管瘀阻,肝失条达,成为气滞血凝,瘀结成块,不通则痛,故引起季膏痛。由于肝不条达,肝气横逆,则乘侮脾胃(木克土),致脾胃消化功能失职,湿邪因之停留,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食欲减退,大便失常,胸踢胃痛,腹胀恶心等等症状相继出现。二、对中药敷肝后的探讨:中药对很多病都可以用于外敷,特别是外科疾患大部分均使用外敷方法,内科疾患中以器质性病变,常有配合外敷者。敷肝疗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使用的敷肝疗法是学习天津躯验方,另外我们还自制一种“敷肝药”,不用猪肝而用其他药作赋形剂,作为观察中的对照,我们叫之为“二号敷肝药”。我们自使用“一号”或“二号”敷肝药后,症状的消失很快,有的病员肝区疼痛明显,敷药后逐步消失,肝体亦逐步缩小。缩小的规律并不是每人一致的,有的敷药3—5天后开始缩小,有的敷至一个疗程乃开始缩小。当然我们曾经单统用内服中檠也可以缩小,不过时间需要2—6个月,内服加上外敷,更可促进肝缩,而起到相得盆彰的作用。感冒与其他疾患会使肝肿大反复,如病人张××,女性,肝大2公分,敷肝后缩小至1公分,因返原单位开会半天,加上威冒,肝复大为2公分,轻敷4-5次后,肝复缩小到1公分。因此体会到在治疗期间,惧防感冒和适当休息是很重要的。敷肝后肝脏显着缩小,停敷后肝脏能否复发,这个周题我们正在观察,根据现有资料,有部分患者出院后有复发现象,要攻破复发关,正待我们长期研究。敷肝对肝功能的恢复尚未能有足够的资料可资証明,因为我们观察时间尙短,肝功检查未获得明显的变化,病人出院时肝功检查基本正常,但缺乏前后对比资料,有待下一步用更多资料来証实。敷肝对血吸虫病的肝肿大的效果,目前尚不能肯定,我们观察了一例,效果并不明显,但脾肿大有缩小趋势,正待进一步观察。敷肝3—5次后,就会引起皮疹,搔痒起泡,有的破皮流水,会给病人带来一些痛苦,但停敷1—2次后,皮疹郎消失,有的病人坚持敷下去,亦未发生不良后果,我们认为皮疹过多时,可以暂停1-2次,亦不妨害药的效果。粽合疗法对促进敷肝的疗效,会起到很大作用。我们使用针灸,对减轻症状、增进食欲和睡眠会起到很大的疗效。特别是气功、太极拳,是一种最好的自我瘀法,它可促使病人减除病人情赭紊乱,轻常锻棘会身形舒适,精神愉快,食欲增进,睡眠安适。同时锻炼后也是劳逸秸合,即或日后恢复工作亦不感到疲劳,可以更好地担任工作。敷肝疗法的作用机制,根据中医理论是行气散瘀,消肿软坚,从而促使“肝气”的恢复。至于从科学理论方面找到新的机转,尚待进一步研究。三、意见和建议:敷肝疗法的效果,可以肯定有效,也有必要迅速推广,以解除广大的肝病患者的痛苦。如果按照目前方法推广,会产生一定困难,因此改变剂型成为当务之急。从我院目前“一号”与“二号”敷肝药对比,用猪肝赋形与不用猪肝效果基本一致,这样就大大解决了猪肝供应问题。另外,已经用过的叶饼,可以留存起来,加配腻形剂,以便反复使用,这样亦可大量节药材。至于提取蘖的有效成分成为液体,通过电游子导入,瘀效如何,尚待下一步研究。气候转热时,敷肝六小时后即发出臭味,我们意见今后不用猪肝作赋形剂,对治疗和供应均有好处。为了广泛推广的方便,我们认为敷肝疗法同样适用于门诊,我院已在初步试行。敷药的时间可以适当改变,既可大大减轻医院压力,同时也可便利某些病者不能住院而得到治瘀机会。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22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