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误食巴豆泻利治验
年代:未知
医家:张景岳
开本:未知
来源:
印刷:铅印
余初年在京,治一五岁邻女,适经药铺,见有晒晾巴豆,其父误以为松仁,以一粒与食之。嚼而味辣,即忙吐出,而已半粒下咽矣。少顷,大泻十馀次,泻后次日,即致肚腹通身悉皆肿胀,绝口不食,因求治于余。或谓宜黄连、绿豆以解毒,或谓宜四苓、五皮以利水。余曰:“大攻之后,岂非大虚之证乎?能再堪苦寒以败脾否?大泻之后,又尚有何水之可利?遂单用独参汤及温胃饮,以培脾气,不数剂而复元如初。夫既以大泻,而何以反胀若是?因此一证,乃知大虚大寒,而致成肿胀者,类多如此。《景岳全书·小儿则》按:巴豆秉阳刚雄猛之性,疗沉寒积冷,可立见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