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毕澄茄与鸭旦子合用治疗阿米巴痢疾十四例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16开
来源:锦州市传染病医院
印刷:铅印
本院自1958年9月8日——10月8日计一个月期间,收容了阿米巴痢疾患者17名,皆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粪便镜检后阿米巴原虫为阳性者。其中三例在入院后曾用过其它药品如吐根素、合枚素等不计外,其余14例皆用本剂(即毕澄茄与旦子合用有时配合苟甘煦)治疗,其效果相当满意,突出特点为药费低廉,惜病例不多,当待赖观察,至于能否复发,亦待追迹访问。仅将14例的用药方法和治疗结果介貂如下:用药方法:1、毕澄茄(研面)每日5克,分五次服,每3小时服一克昼服夜停。2、鸭旦子(去壳)30粒睡前一次吞服。3、芍甘煎:如有热或腹痛里急后重严重者加服之否则单服上耙二药即可。白芍6.0甘草2.0银花5.0元胡1.5木香1。0黄柏2.0水煎2次早夕各一次(本方罩位为钱)治序经过与结果14例皆有痢疾的典型症状和便检阿米巴原虫(十)亦即以此作为诊断根据。用本法治疗,拟以五日为一疗程,如不见效可改用他药,但在所观察的14例中,没到五天就都收到了不同程度效果,且大部已痊愈,故视此法治疗阿米巴痢疾为满意的疗法。其中用药天数四天者7例,5天者3例、6天者1例、7天者2例,11天者1例,平均为5.3天,有热者仅三例,皆于次日降热。腹痛及压痛消失期周:1天者1例,2天者5例,3天者5例,4天者2例,6天者1例,平均为2.9天。里急后重消失期间不同。肉眼所见之大便性状正常期间:2天者5例,3天者2例,4天者4例,5天者1例,6天者雨例,平均为3。6天。药后粪便钱梭仅作1次者2例,2次者2例(因粪便性状转为正常较快,其他病例或因至出院没再排,或因排便时化验员不在故未得作)其余10例皆3次以上。皆以阿米巴原虫(一)结合症状的消失作为痊愈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