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合治迁延性传染性肝炎——肝硬化一例介绍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16开
来源:锦州市附属医院内科
印刷:铅印
患者刘桂华、女、38岁、1959年1月12日入院病例简介:1959年7月会患发冶发热,同时出现黄疸,会在某县卫生院治疗,症状很快减轻而出院。自发病后,尚未休息到一个月,即经常劳动,歙食亦未加控制,同常人一样。此次于1958年12月中旬又发烧头痛,食慾不振、病后雨周尿色赤褐皮肤发黄,又在原卫生院治疗无效,来本院治疗。(一)入院后在中医治疗前之主要体征及化验室检查:1、黄疸明显。2、腹水征(++)腹部静脉曲张(+)3、肝脾因腹胀关系未触到、4、肝功:麝香草酚浊度试验18——20单位。黄胆指数90——180单位。凡簦白氏定性试验直接迅速反应(+)卢戈氏碘液试验(+)—(+)5、尿蛋白(-)黄疽管型(+)釉胞(+)6、十二指肠引流A、B、C液均証明有胆汁。初步诊断:迁延性傅染性肝炎→肝硬化(二)治疗经过:1、减壅肝脏食及保肝药物如高渗糖维生素等,对腹水骨使用硫酸镁内服,氯化铵,撒利汞治疗,但症状不见解。2、以后,由中西医共同治疗,除注射高渗糖及稚生素外,不再用其他西药。主方:茵藻、焦枝、大黄、焦术、泽鸿、猪苓、茯苓、官桂、紫朴、香附、榔片、滑石、木通、以及随症加减。3、治疗中黄疽减轻,尿量亦稍多,但不显着,后服消水丹、第1次服0.7钱,第2次1.0钱于第2次服药后:尿量大增,尿色转澹,腹壁柔软、可以摸到肝脾。(三)经过中西药合治后:目前之主要体征及化验检查1、仅巩膜轻度黄染。2、腹部平坦柔软、腹水征消夫,肝(-)脾3。3、肝功:黄疸指数12单位。凡簦白氏定性试验直接迅速反应(+)卢戈氏碘液试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20单位。4、尿:蛋白(-)、管型(-)5、几无何自觉症状、现仍服中药中。(四)小结:1、经过中西医合治,而以内服中药为主,显然指出中药在治疗黄疽,腹水症状上有显着效果,尤其消水丹之效力更为迅速。2、肝功变化前后无大差异,尚需要一个阶段的随症施治,加以观察。3、利水丹:巴豆霜,大黄、甘草、各等分面煳为九1次1——2钱(1钱=5克),如病人太弱可以辅佐以补气药物,服药后有呕吐者可能生姜水一般服药后有较重的肤泄,因而起到治疗肤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