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阿狄荪氏病一例报告
年代:未知
医家:马素先
开本:16开
来源:锦州市医院
印刷:铅印
病名对照:祖国医学对阿狄蔬氏病症形状,远在数千年的中医文献中亦有迹可寻。如内经云、“肾病者颧与颜黑”。云“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金匮云、“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巢氏诸病源侯论云,“黑疽之状若小肤满、身体尽黄额上反黑,足下热,大便黑,是夫黄疽酒疸女劳疽久久多变为黑疽,”医宗金鉴云“女劳疸者得之于大劳大热与女交接也”,在内部所载已部看出这种病是与肾藏有关,金匮更正确指出女劳疸额黑若小腹急等文字。黑源又从演之诸本虽未指到全身黑病状但内容的少腹急大便黑等已与阿狄蔬氏所见的吻合,黑氏原文中重指是名曰黑疸可见我们的祖先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已有很高的卓识。病志记载及治疗的理法方药:患者姓名:王××年40岁男性,原籍锦西五区辽宁省第三建筑公司工人,在该公司卫生所住院,1956年6月12日来诊,病志529号,主新:于1962年得病小便尿红尿、吃东西呕、理治疗见好,但从此目内和身上有黑点,至1959年8月又病不能食,全身无力,舌有黑色、面色黑,大便黑色日唇色黑,湿省医院检查云系阿狄藏氏病、治疗很久不效现在自觉症肤腰落全身无力,少食、睡眠昏沉、心中发热、口鼻发燥发乾渴,而不能歙水,小便黄,头部常昏眩于前几天跌倒昏迷,半日方醒,现在头脑昏痛,舌质发麻于1955年8月即在本公司卫生所住院治疗,经常往省医院检治、不效。检查所见:脉浮弦釉,沉取无力,60次,舌色青黑、全身色浓黑,口唇黑似煤烟,耳翰内外与牙齿全黑目色正常、中略有微粒黑子如鹦粟子腹脐部满硬拒按,深压疼痛当经会诊后,讨论共认为臀阴亏损,脾胃凝实,土气侵水而然,考虑到女劳疽上的理论治法,宜着重培养肾阴治肾恢复好转后,转而对症治疗。因处方首将石膏散合入四物汤中佐以炮附杜仲、寸冬、石斛等意以养阴津,复臀阳、7~8剂后复诊,云腹中烦热已退、脉搏已复正常右沉,左弦耜,因觉腹痛,投以小建中汤合井四苓,阿胶、川断、杜仲、附子等3~4剂后因腰疼、左脉弱、转移以金匮臀气丸与原方汤药,连服50余日、腰疼减、发现胃疼、复易以苍桂术甘汤,去甘草、加芍药附子、枳实,枳召、砂仁、元胡、车前等药、4剂胃疼未解、转与香砂二陈汤减甘草,以青皮易陈皮、入元胡、枳召、节浦等药,4付、胃已好转、复头晕、腰酸、仍投金魇丸等药、豹半月后,胃满腹疼复反,遂以枳、桔、二陈湍加檀榔、减桔梗、加元胡等药、4~5剂后、易以温胆踢入伏花、檀榔、元胡、瀑夕等,7~8剂后,复转辽宁省医院检查,秸果较前大好,舌黑已从雨旁退咸,精神好转,在12月内要求投以治胃丸药,随与以金匮九合井舒肝丸服用而去。1957年2月末复来主诉因受威冒咳嗽胃疼,遂投以止嗽剂、嗽止而胃疼,脐下有坚硬包块、尚存、逸找木香檀榔方减大黄、青皮、速召、三稜入元胡、厚扑等药4剂,症减、至3月复与舒肝九臀气九服两月余,复诊、见精神增进、舌黑减半、身黑转浅、腰疼止,身有花班样,腰疼止、惟脐部深压仍有坚块如拳大,本人自觉身体已大好,要求恢复工作,因见到健康未复、转嘱其服药静养而去、遂向本所要求复工出院,经本所与省院见到症状消失大尘、体力已增,乃工作,6~7个月后、至1958年3月15日;旧病复发,头景摔倒、腰疼而尿复黄、遂复来本科治疗但身色灰黄,只口唇与舌俱黑,经本科发以茵陈五苓等汤剂20余付,因减轻而停药休养,至9月复来院就诊体检:身面微黑,虽轻未消,除腹内坚硬全消,只腰酸疼,因投以金匮丸而去工作岗位。结语:本病发生于数年前,既经辽西省医院确诊已属阿狄蔬氏病无疑,通过很久治疗过程的理法方药有效收获观察已足证明是女劳伤肾肾脏虚损,以致少腹急之原理,仲景与巢氏原文,虽无全身尽黑之明显字样,焉知非症象之久暂,与黑色之全身有关乎。内经说:“臀病者颧与颜黑”。汪昂云“火极以水而色黑”。夫女劳病,火旺水伤,水火济之象也、今者水伤于下,火燃于上,涓滴之水,岂能制燎原之火,其为烟焰上浮之道也明矣、火旺而所过尽成焦澹、已有定理,而火反利其旺生之土以转制剋我之水、其有不腹怠者乎、治疗虽未尽守金匮成法,但方药意义全面,不过养倾危欲艳之水,舒阴凝壅结之士,使肾气通和,关门无阻,腹满自消、真元自复,即得好转,亦未出古人女劳疽之范,而在本病治疗中又与患者交谈、主新切是由房劳而起,至于发黄,初时未见,由此而知阿狄菰氏之所见,与黑疽症原理已同,但彼见于18世耙后、而祖国医学既见于数千年前,复见于三世耙之初,只彼时祗笔离艰,记藏从箭故耳,名曰黑疽,更足以见古人命名之耶公且正光明伟大之意义,示后人易晓耳。方药已尽列于文中故不另列表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