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加减通肠排气汤治愈十四例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

年代:未知
医家:于建新
开本:16开
来源:锦州市医院外科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一、引言膀梗阻,为外科常见急肤症,为多种病表现同一症候群。占外科急肤症第二位,既往绝大多数病例。如动力性肠梗阻——麻痹与病变性肠梗阻等均急需剖腹手术治疗,依文献记载,以前之术后死亡率占30~40%,近年来占10%以上,可见为外科一严重疾患。但近年来在党的像大中医政策威号鼓舞下,特别是在1958年全国大跃进以后,医药卫生事业也同样出现跃进形势,破保守,立敢想敢作精神,旨在发扬和总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为广大劳动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生产服务。因而在全国出现了吃药、不扎针,不开刀治疗外科急肤症的中医中药疗法,且获得惊人疗效。本院外科在响应党委的积极学习中医中药号召后,向其他兄弟医院学习轻酸,先后使用大速医学院“理气宽肠汤”井加减药味治疗肠梗阻,获得满意疗效,(我们命名为“通肠排气汤”)兹将临床治疗之十四例介貂如下:二、治疗的病理依据和方法梗阻在病理生理上的变化,局部主要表现为肠内压升高,排泄障碍。即肠腔内积气积液积食。全身则表现为脱水及酸、碱平衡障碍,即血液动力与化学改变,肠管狭窄坏死,引起胜穿孔,腹膜炎、毒血症、休克。局部与全身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在治疗上,我们朵取了综合疗法,即全身予以补液,以料正全身血液动力与化学的改变;酌情应用或少用抗生素(一般不用),以予防感染;同时也应用胃肠减压浣肠排气等物理疗法及解痉止痛剂等,这些只作为一般的辅助疗法。为了达到解除梗阻,恢复解剖生理上的正常状态(主要利用中药治疗),我们学习了大连医学院的经验,并以该院之理气宽肠汤为基础,选取了消潜气利水、渭肠下食,通经、破痰等药味,加添其中,酌情加减应用,命名为:“通排气汤”。①处方:当归5.0乌药2.0青皮3.0陈皮3.0 菜菔10.0榔片5.0 桃仁3.0②加减药味:1)高度肤肿,肠充气者:加用枳壳3.0、赤芍3.02)积液积食较多者:可加用大黄2.0~3.0芒硝3.0~5.0③煎法:加水400毫升煎成200毫升。④服法:早晚空腹,温热后均服之(即每次100毫升)此为成人剂量。⑤剂量差别:1)10岁可服成人半量。2)5岁可服成人四分之一量3)其它年令酌情减量。⑥禁忌:狭窄性肠梗阻(包括肠套迭及嵌顿疝)孕妇、肠坏死、休克忌服。⑦药理作用与临床观察。依中药学各着所载,当归能通经活血、乌药能通肠止肤胀疼、青陈皮则能消滞气安胃入食,菜菔具冲腾倒壁,消除服满之效;桃仁、大黄、芒硝能调大肠,通便软坚,枳壳快气宽肠,赤芍能泻能散。总之:选用之各药共同之作用能够消除胜道内之积气积液积食,这就在解除梗阻,减少肠内压,恢复肠道正常生理功能上起着神效作用。因而表现在临床上服此汤剂后,作用与疗效迅速,据观察可有下列作用:a)恢复肠蠕动功能:麻痺性肠梗阻患者服药后,肠音很快由无到有,由弱到强。b)排气排便:服药后都于短时间内出虚恭,并便稀软便。e)消膨胀。d)止腹疼。e)恢复肠管血运循环。三、病例介绍例一:黎××,男、30岁、于1959年6月2日,以障发性腹部较痛,伴恶心、呕吐,大便阴黠,一天半急诊入院。既往骨行疝修补与肠切除吻合术。入院查体,腹膨腰,右中腹切口痕处隆起,压疼(+)肠音高亢,气过水音(+)腹部透视见肠充气,具多数液平面,诊为机械性肠梗阻(粘建吻合口狭窄?)部反复应用胃减压,浣肠排气,症状体征未减,乃试用“通肠排气汤”翌日即出虚恭,经用薪十余剂,每日均出虚恭,但未大便,乃加用大黄芒硝,翌日即泻下稀软便多量,自觉症状与体征消失。共服药20付,痊愈出院。例二,郭素珍女12岁,于1959年6月27日,以腹疼无便6日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腹部高度膨胀,全般压疼,反跳疼、肌紧张,肠音消失。诊为泛发性腹膜炎伴肠麻痺性肠梗阻。经剖腹探查証为原发腹膜炎井肠厂痺,术后雨天,无自然排气排便,此间会应用肠管蠕动剂,浣脆排气等法治疗无效,乃试用通肠排气汤,六小时后即出虚恭,肠音出现,翌日即排稀便多量,肠音恢复正常,腹胀疼逐渐消失。共服药18付,痊愈出院。例三:吴××男59岁,于1959年6月8日,以血便腹疼6日而入院,经观察,出现腹膜炎征象,乃行剖腹检查,术中见腹腔中具炎性渗出,为广泛性溃瘟性回肠炎,并粘建性肠梗阻坏死,乃行切除吻合术,术后雨天无自然排气、排便,肯反复应用浣肠排气,胃肠减压及肠蠕动剂无效,乃投与通肠排气汤井加用芒硝、大黄,翌日即出现多次虚恭,并稀软便两次,腹腹腹疼明显减轻,肠音恢复。共服药30付症状体征全部消失,胃肠机能恢复正常痉愈出院。例四,赵××男51岁于1959年8月11日,以阵发性下腹部疼痛三天,伴恶心、呕吐,大便阴结而入院,查体:腹膨胰,肠型(-)右下腹压疼(+)抵抗(-)音弱,腹部透视见肠内充气具多数水平面,诊为:机械性完全梗阻。投予“通肠排气汤”翌日即出虚恭、稀便,后再度出现服疼,不能排气排便,下腹部鼓包,肠型(+)音高亢,并具气过水音,乃加用大黄、芒硝,后又自行排气排便,体征逐渐消失,一共服药15付,痊愈出院。例五、王××女30岁,于1959年4月25日以泛发性腹膜炎,诊断入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回肠一段坏死穿孔,予以切除吻合,术后一般情况尚可,能排气排便,但具腹腹疼鼓包,突于术后第十日发生阵发腹疼,伴频繁呕吐,不能自行排气排便,查体腹膨隆,肠型(+),压痛(+),肠音高亢,气过水音(+),诊为急性肠梗阻,曾先用浣肠排气,饮入豆油疗法无效(吻合狭窄、粘迹?)投予通肠排气汤,翌日即出虚恭,三日后即能自然排便,自觉症状,体征消失,共服药8付,痊愈出院。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53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