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晕针的认识和体会-病案二
年代:未知
医家:赵正山
开本:16开
来源:理论医史研究室
印刷:铅印
陈X×,男,十九岁,农,南安县潮海乡,与其父同来门诊。 主诉:右外倒麻禾。骨嵴外侧,小腿下三分之二麻木,长约四点五寸,宽下端二公分,上端 一八,脉雾濡,皮肤微黄,舌白。膝腱反射、大小便、运动情况、皮肤触党检查均正常,无疾 中病前三个月,上山砍柴,为草刺所伤溃,愈后日感麻木。其父称该山有野漆,想系伤漆,故 其注。初印:腓外浅神经麻痹。断四次针灸治疗,朵三里、阳陵、邱墟、绝骨、鼻、解、 风市、降市、环跳等穴位轮作针灸,收效甚微,针后虽感皮肤灵活,不似针前紧张,一二日后 仍然如。内服。鸡散、三妙丸;清燥汤,外洗;都无进步。第五诊:用“病在下而取上法”,刺 激道坐骨神经上端,希望转移肼外神经麻痹大脑皮唇兴奋灶,朵命门、肾俞。既往针灸 ,无其:地反应。故果取“描肱俯伏坐位”。仅人针三分(同身寸),感觉达到足跟,出针后,患者随 城录黑、面唇紫甜,呼吸迫促,两眼上翻,两脚撒直,两手座缩,鼻出粘涕,无汗,脉搏沉微几乎摸 不到,不能签所问,神志丧失。针人中、合谷,灌热茶……不醒,拿肩并、腋下,针三阴交,逐 醒。景针过程达十五分钟,醒后五分钟又最,仅神志不省,全身滩软,拿三阴交、看井,持十分 始苏、咽卧床休息小时后返家。五天后复诊患者认为效果显着,麻木范围缩小,皮肤已不紧张。 检查本例;主要体位不适合,应该朵取“俯伏卧位”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