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淋巴结核致高热一例中药治验-病案一
年代:未知
医家:尹灵芝
开本:16开
来源:河南省伊川县人民医院
印刷:铅印
方××,女,5岁,1993年12月初无明显诊因出现高热,体温在39.9℃~40.5℃,先后应用青霉素,先锌霉素I卫肌注或静脉点滴,体温无明显下降,12月下旬出现左上腹持续性隐痛,在本县医院行B超探查,发现结肠脾曲有一4.0×3.4cm的大小占位病变,考虑腹膜后炎性肿块,继续应用抗生素治疗,疗效不佳。1994年2月18日赴河南医科大学附院行“CT”检查(片号9852)诊断: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2月24日剖腹探查,术中见左上腹肠系膜根部多个肿大淋巴结融合成片,内有脓液及干酪性坏死组织,送病理报告为:肠系膜淋巴结核。即给抗结核治疗,处方:异烟肼片0.1,利福平片0.15,链霉素0.3imqd,治疗14天,患儿仍腹痛,发热,体温38.9℃,94年4月22日回原籍来我科治疗。中医四诊摘要,发热(T38.9℃),呕恶,精神疲惫,消瘦,乏力,盗汗,口干不渴,烦躁,小便黄,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弦细而数。中医诊断:发热,热伏于里,阴液亏虚。治疗,和解清热,滋阴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