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授道书院
授道学院
论文库
医案库
献方库
1.本草的研究
年代:
未知
医家:
开本:
16开
来源:
印刷:
铅印
出自:
《祖国医学上册》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立即登录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
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中医医学简史
第一阶段 原始社会至两汉
1.原始医学的工具及其发展
3.先秦的医药卫生状况
4.两汉时代的医学
第二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
1.脉学和十二脉的研究
2.针灸学的成就
3.本草和方剂
4.其他成就
5.六朝的医事制度
第三阶段 隋唐至五代
1.病源论的创始
2.内经的注释
3.类书的编纂
4.本草的整理和发展
5.隋唐的医事制度
第四阶段 宋金元时代
甲 北宋时代
1.政府对医学的重视
编辑本草
编辑医方
2.临証医学的成就
3.针灸及解剖的进步
4.药物治疗的扩充
5.医学校独立机构的创立
乙 宋金对峙时代
一、南宋
1.病因学和诊断学
2.妇产科的发展
3.法医学的编纂
二、金
1.伤寒论注解
2.医派的兴起
丙 元代
1.李东垣学说的发扬
2.朱丹溪滋阴学说
3.针灸学的新成就
4.眼科的进步
第五阶段 明清的医学
1.本草的研究
2.政府编辑医书
3.医家的成就
总结
本草概论
一、本草的起源和发展
二、中药的命名
1.产地
2.形态
3.颜色
4.气味
5.生性
6.功效
7.使用部分
8.传说故事
三、中药的分类
1.药物的毒性
2.药物的效用
3.药物的属性
4.其他
四、中药的药性
1.五味
2.四气
3.升降浮沉
五、中药的炮制
1.炮制的目的
2.炮制的方法
六、中药的剂量
七、中药的配伍
八、用药的禁忌
1.妊娠用药禁忌
2.服药禁忌
结语
八纲
第一章 阴阳
甲 阴阳学说的来源
乙 阴阳的基本意义
丙 阴阳在八体的引用
丁 小结
第二章 表里
甲 表里的意义
乙 六经主证脉治简分如下
丙 小结
第三章 寒热
甲 体质的寒和热
乙 疾病的寒和热
丙 小结
第四章 虚实
甲 虚实的意义
乙 虚实真假症状之辨别
丙 小结
总结
购买服务
共计 34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
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中医数据库
授道书院
中医论文库
中医医案库
中医献方库
会员服务
购买会员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
公司介绍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领导关怀
合作机构
广东杏林医学研究院
客服咨询
邮箱:zywx@aliyun.com
订阅号
客服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