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精肾窍漏气如烟雾案

年代:未知
医家:俞震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出自: 《医案选奇》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陈武塘曰:余长子揆,向患遗精,于天启丁卯冬,遗证大作,肾窍漏气如烟雾出,时作时止,眠食渐减,形瘁骨痿,大便艰涩,其色颇黑,用猪胆汁入大黄、皂角末导之,初用甚快利,并上部诸火亦觉清息,延至戊辰六月,则愈导愈秘,因思胆汁、大黄苦寒,皂角刮削脂膏,故求润而弥燥,乃以猪胆去汁入密同温水满之,以为导,导久而便始不艰,然八月后不能起床。至己已5月,肌肉愈瘦,眠食愈减,胸膈如有踞之,腹则空虚,上则痞闷,每食少许,辄停留不下,隔六、七时犹嗳,呼吸之气亦碍而不畅,以为因虚致滞,则服人参必增懑,以为稠痰蓄血,用疏快之剂,又无寸功。身常畏寒,夏令犹掩重帏,唯身不热,口不渴,声音虽轻而不变,面色白而不赤不黑,每日仅用粥饵6克,或终日不食,旁人疑在旦暮,却已绵延两载。时名医高果哉、孙见心,晨夕诊视无功。又延姑苏柯生,柯大言人也。乍闻其论不胜喜,及治罕效,乃追忆从前大肠气数不禁,遂觉胸膈痞闷,继因过防衄证,且饮童尿及滋清药过多,大便渐润,然大便后即觉腹中虚怯,而胸膈分毫不宽,若大便所下甚多,则胸膈痞闷愈甚。于是疏上补下,茫无措手。远延镇江张承溪至,张诊2次,曰:“男子久病,以太溪、冲阳脉决其死生,今六部无险,太溪、冲阳有根,必不死之脉也,其证名为‘下脱’,凡阳气上绝,阴气不得上交于阳,则为下脱,阴窍漏气是也。阴气下绝,阳气不得下交于阴,则为‘上脱’,耳中出气是也。方家以失血之证为错经妄行,而不知气证亦有错经妄行者,盖肾纳气,过泻成虚,则肾气不能自纳,遂错行而妄漏。经云:醉饱入房,五脏反复。五脏部位宁有反复之理?正谓其气错乱也。今未能提其气复使归经,所以时漏不止,漏则气虚,气虚于下,则痰结于上,故饮食难化,而成郁结痞满之证,今用药宜疏导郁滞,不宜误用滋阴;宜有提有降,合成疏通,不宜专用顺气。若认此为阴亏之证,遂谓虚不受补者不治,则大误也。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163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