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温经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骨痹”

年代:未知
医家:岳美中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杨x×,女性,55岁,北京市延庆县农民,于1973年11月17日上午11时入院。自七、八年来,每于饭后腹痛,过去以“胃下垂治疗,效果不佳,延及1972年,因腹痛加重,伴有恶心呕吐,住x义县医院诊为“结核性腹膜炎、肠粘连”,在住院期间出现头面四肢浮肿:经用抗痨药治疗二月余,病情好转出院,腹痛、恶心呕吐减 轻,但仍有浮肿,又断续服用双氢克尿塞八、九个月,浮肿消退,直至目前,每遇着凉及吃饭不适时仍有腹痛,肠鸣,大便稀薄。 一般情况下二便尚调,睡眠尚可,纳少。 1972年11月,因感冒发烧全身疼痛,经用青、链霉素等药后退烧,但仍全身疼痛,两胁腰部,两肩关节周围,两上臂及大腿痛重,活动时尤甚。走路需用拐杖,畏寒,天气变化时痛加重。至1973年10月开始,疼痛逐渐加重,活动困难曾服大活络丹40丸及其他止痛药物,效果均不显,来我院住院治疗。 既往无其他病史,患者自幼生长于农村,未去过外地。 检查:强迫体位,变换体位时困难,身体消瘦,营养欠佳。 两侧第11、第12肋骨压痛明显,舌苔薄,脉细,余无阳性体征。 化验检查:肝功能正常,血磷1.62毫克%,(正常3~5宴 克%)血钙8.0~10.0毫克%(正常9.0~11.0毫克%),碱性磷 酸酶35.5单位(正常5~12单位),尿酸1.2毫克%(正常2~4 毫克%)。尿钙51~70毫克/24小时(正常0.2~0.3克/24小时)。 血沉18毫米/1小时,尿常规(一),大便常规((一),血常规, 血红蛋白12.0克、红细胞460万,白细胞9000,中性72%,淋巴 26%,酸性2%。 X线摄影:胸、腰椎普遍骨质稀疏;消化道钡剂造影,显示小肠不全梗阻,肠粘连。心电图大致正常。诊断为. ①骨质疏松:②肠粘连。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164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