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眼内出血与角膜翳的研究

年代:未知
医家:姚芳蔚,范喜临,刘崇晏,华平东,吴生武,刘红娣,唐琦文,沈伯华
开本:16开
来源:上海市加定县安亭医院
印刷:油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一中药治疗眼内出血的研究本课题分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一)中药筛选眼内出血的中医治疗。在早期主要是以凉血止血。中期以活血:化疹与后期同时应用软坚散结药。根据这一理论。在初阶段。我们拣选具有以上作用的中药作为实验对象,以后则逐步扩大。3年来,共观察参三七等230种中草药,以水煎(20%)或酒精提取(1:1),同时又拣选在临床上认为治疗眼内出血有作用的,如尿激☰等多种西药加以对照比较。考虑到眼内出血的吸收,必须通过血细胞的分解与纤维蛋白的溶解,并通过淋巴间隙与血管等进行吸收、排出,所以抗血凝、溶血、溶解纤维蛋白原与扩张血管等作为实验指标,企图从中筛选出作用强、效果好的中药供临床应用。1.实验方法与结果(1)溶血试验甲、方法:取兔心血10毫升,用玻璃棒搅拌,除去纤维蛋白原,然后离心,吸去上清液,以后并多次加生理盐水稀释,离心吸去上清液至不呈红色为止,最后按红血球的体积计算,用生理盐水配成2%溷悬液。于是取溷悬液2.5毫升放在每一试管中,然后加入各种药液0·2毫升,在37°保温箱里观察药液溶解血球的时间而加以记录。并以生理盐水与皂或液作为不溶血与血溶的对照管。乙、结果:共观察100余种中草药,发现:竹节三七(醇提)、桔梗(醇提)。地龙、没药、王不留行。七叶一枝花(醇提)、人参叶与皂角等8种中药完全溶血;远志(醇提)、黄芩。木瓜、蚕豆花、淮牛夕、栀子、柴胡、地肤子等8种部分溶血;海浮石、干漆、艾叶乌梅、丝瓜络、威灵仙(醇提)、参三七、五味子、石榴皮。紫苑、桂枝、大青叶、独活、葛根、鱼腥草、马勃等16种稍为溶血。(2)抗血凝试验甲、方法(复钙试验法):抽兔心血20毫升,放入予置5%枸檬酸钠4毫升的试管内,离心沉淀20分钟,取其血浆5滴于试管内,并放入试验药液2毫升,置于37°恒温水溶箱内,30分钟后取出,并滴入0.025之氯化钙,看其在1小时内是否凝固,如在I小时后仍不凝固,提示有抗血凝作用。2结果:共观察230种中草药,发现:竹节三七,蛇霉。蛇舌草、合欢皮、人参叶、石榴皮、蚕豆花、柴胡、黄芩、丹参、螳螂。侧柏、地锦草、鸡血屯、五灵脂、赤芍、苏木、红屯、毛冬青、月季花、虎杖、路路通、猫爪草、黄芪、水红花、黄连(以上各药水煎与提醇)、丹皮、互愣子、昆布、山查、杞子、铁苋草、干姜、硇砂、牡蛎(以上水煎、未做醇提)等35种有明显抗血凝作用;土牛夕。芥漏芦、落得打、乳香、紫草等6种水煎有作用,醇提取液无作用;谷精草则水煎无作用,醇提取液有作用。(3)溶解纤维蛋白原试验甲、方法:采取电泳法与亚硫酸钠沉淀法。A、电泳法:材料:a、巴氏妥缓衍液(PH8.6):含巴比妥酸1·86克巴比妥钠10·3克,加水到1000毫升。b、琼脂平板:琼脂1%(PH9·2)、氯化钠5.84克、三羟基氨基甲烷1·21克、EDTA0.29克,加水到1000毫升。方法:将琼脂1克溶于缓冲液100毫升中,浸泡4小时后加热溶解,取清洁玻片涂上1%之琼脂薄层,凝固后打孔,把抗体放在阳极端,抗原(含药液与血浆)放在阴极端,把琼脂板放在电泳缸中先平衡1小时,然后通以120V电流,1小时后观察有无沉淀线,如不出现沉淀线,说明纤维蛋白原已被破坏而具有溶纤作用。B.亚硫酸钠沉淀法:将药液同枸橼酸钠血浆作用于37°C恒温水浴箱内30分钟后取出2毫升,加入2倍量之12·5%亚硫酸钠溶液,看其有无沉淀。如不发生沉淀,也说明有溶纤作用。结果:对具有明显的抗血凝作用的竹节三七等30余种中药与尿激酶等西药采取以上方法进行观察,发现丹参、黄芩、柴胡、鸡血屯、五灵脂、苏木、落得打、乳香、虎杖与胰蛋白酶等皆有明显溶纤作用。同时,竹节三七、螳螂、赤芍、土牛夕、路路通与黄芪采用沉淀法发现有作用;红屯采用电泳法有作用。为进一步观察中药对抗血凝与溶纤作用的强弱,又拣选五灵脂。虎杖、苏木、落得打与柴胡等5种作用较强的中药逐个成倍稀释,进行观察,发现虎杖与苏木的1316倍的稀释液尚有明显的抗血凝与溶纤的作用。(4)扩张血管试验甲、方法:将药液0·5毫升直接注射于家兔臀部,过5分钟后观察兔耳背静脉(中央分支交叉处)的直径,并与注射前比较,同时以654-2作对照。乙、结果:从具有抗血凝与溶纤作用的中药中,任意拣选苏木、虎杖等十余种中药进行观察,发现川芎、鸡血屯、威灵仙、柴胡、虎杖、黄芪、益母草等7种比用药前扩张1倍以上;苏木、留行子、三七、三棱、乳香扩张2倍以上五灵脂、丹参、土牛夕扩张3倍以上对照组654-2则扩张1.33倍。(二)动物药理试验选择具有明显的溶血或抗血凝与溶纤作用的药液进行动物药理试验,观察疗效。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直接注入血于兔眼玻璃体中,造成人工玻璃体积血作为动物模型。于制模1周后采取药液眼浴直接电离子透入与球结膜下注射二种方法进行治疗,每周2次,以2个月为1疗程,疗程结束,进行观察比较。选用药液为七叶一枝花、参三七、人参叶、竹节三七、虎杖。丹参之醇提取液与胰蛋白酶、尿激酶及不用药,共9组,每组2只模型眼。治疗结果:各组于用药前玻璃体全部积血,血液凝聚。眼底一片漆黑,光线透不进去。第1~8组治疗用药后,由于血液分散,均匀分布,眼底逐渐出现红色反光,之后,红光范围扩大,其间且见到暗红色点状、块状与条索状血斑与灰白色片状、索状、膜状机化,进而红光消失、血斑吸收,机化组织逐渐减少,于是眼底隐约见到血管等,并随溷浊机化的减少而眼底可见范围扩大,及至疗程结束,玻璃体溷浊仍未吸收,机化明显存在,因而眼底尚难窥见全貌。从玻璃体积血、溷浊吸收的程度与眼底可见范围大小来看。其中以虎杖效果最佳,次为胰蛋白酶、再次为人参叶、尿激酶,参三七与七叶一枝花更次之,丹参与竹节三七最差。至于不用药组,玻璃体积血吸收较慢,机化膜形成及玻璃体溷浊较严重,于疗程结束时观察,眼底完全不能窥见。第二阶段是以胰蛋白酶100u直接注入兔眼玻璃体内制作视网膜与玻璃体积血模型,于制模,1周后选用虎杖与丹参采用电离子透入法治疗,每周2次,以5周为一疗程。共治疗观察虎杖组11只眼中,玻璃体积血5只眼,视网膜出血6只眼;丹参组4只眼中,玻璃体积血2只眼、视网膜出血2只眼;不用药组4只眼中,玻璃体积血与视网膜出血各2只眼。各组的治疗效果见第三阶段以胰蛋白酶1制作视网膜出血动物模型23只眼,于制模1周后分别应用参三七球结膜下注射与球后注射及尿激酶结膜下注射治疗,每组5~6只眼,另一组不用药作为对照组。治疗方法:参三七结注0·3CC,球后注射0·5CC,尿激酶结注500每周3次,共治6周为一疗程。各组的治疗疗效见表2。表2参三七等治疗视网膜出血模型眼的疗效治眼疗数显效有效无效参三七(结注)523参三七(球后)65I尿激酶(结注)6I2不用药6242眼于第三周出血全部吸收关云1眼于第二周、3眼于第三周,另1眼于第六周出血全部吸收1眼于第三周出血全部吸收(三)临床疗效观察拣选实验室对溶血、抗血凝或溶纤与扩张血管有比较明显作用,并通过动物药理试验认为有一定效果的中药,以一定浓度,采取结膜下注射或电离子透入等方法,治疗前房出血、玻璃体积血与视网膜出血等病例。中药为参三七、虎杖与丹参三种。所用电离子透入法,是以眼药水瓶作眼杯,套在角膜外缘球结膜上,注入药液2毫升。并将电疗器的阴极浸在药液内,阳极放在对侧的面颊上,导电3分钟,电流强度2毫安,每周2次,以10次为一疗程。球结膜下注射法也是每周2次,每次0·3毫升,以10次为一疗程。每组选择病例。在前房出血皆超过整个前房的以上;玻璃体积血病。。。。。三讨论(一)眼内出血是常见的眼病症状,发生病种较多,原因复杂,特别在视网膜与玻璃体积血由于吸收较慢,后期多形成机化而为终身痼疾。本实验研究内容,主要是从玻璃体积血的转归,提起体外实验的指标。从玻璃体积血的转归来看,首先通过血细胞分解,由于血管破裂,血液流出,必然逐渐形成胶冻状血块,但因血浆内存在纤维蛋白溶酶原,在致活酶的作用下,可变为有活性的纤维蛋白溶酶,将纤维蛋白分解为小分子碎片,使血块重新溶解,于是液体部分通过微循环而吸收排出,部分则呈色素颗粒而沉淀或弥散于玻璃体及房水中,并由于玻璃体积血可引起吞噬细胞反应,被吞噬的异物、碎片与细胞本身最后变性、液化而弥散到血管淋巴间隙。根据北京眼科研究所通过在兔眼玻璃体内注入墨汁,观察墨汁色素的弥散途径。可能为:(1)后房→前房→房角滤帘→石氏河周围。(2)虹膜隐窝→虹膜实质小血管周围→脉络膜上腔淋巴间隙→巩膜导血管周围淋巴间隙→球筋膜囊间隙。(3)后房→晶体后间隙→玻璃体管→视神经周围及中央血管、视神经束间质血管周围淋巴间隙。玻璃体积血后除血细胞的分解与吞噬细胞反应外,还可导致玻璃体凝胶状收缩液化,并由于成纤维细胞增生易使血块机化。根据玻璃体积血后所产生的以上情况。结合视网膜出血之由于血管阻塞、循环障碍等病理变化,所以我们以“抗血凝”、“溶血”。“溶解纤维蛋白原”与扩张血管”四个指标作为体外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眼内出血的中医病机主要由于血热妄行,不顺经流注,并因血离开血管必然形成瘀血。所以治疗以凉血清热、活血化瘀为主。结合现代研究,认为活血化瘀药的作用多样性,它对心血管、微循环、血液流变、炎症以及增生性病变有一定作用,特别在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血脂、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防止血栓形成、改变微量环等作用尤为明显,所以可用活血化瘀药治疗眼内出血。从本实验研究来看,无论是动物药理试验,或者临床疗效观察,应用具有溶血或抗凝。溶纤等作用明显的活血化瘀药治疗,确有较好疗效。其中特别对玻璃体积血应用虎杖与丹参治疗,效果尤为明显,本草指出:虎杖“通利血脉,破留血症结。”(别录)丹参“破宿血生新血。”(本草纲目)现代研究:丹参属于非酶性激活剂,能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变为纤维蛋白溶酶而具有水解纤维蛋白的作用,是否由于具有以上作用,所以对出血日久及因此形成机化的治疗有效,诸此,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二)角膜云翳为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也是引起视力障碍乃至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目下尚缺乏有效方法治疗,但在祖国眼科学上却有较多的方药,为此,拣选传统认为有退翳作用的中药作动物药理试验。从观察中,发现这些中药对薄翳、斑翳效果明显,其中且以丹参酮磺ⅡA、丹参与海藻三种药液疗效最佳。丹参酮磺ⅡA系丹参提取的有效成份丹参酮ⅡA经磺化制成水溶性丹参酮ⅡA磺酸钠盐,药理作用与丹参相同,但其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与抗菌消炎的作用较丹参为佳。眼科曾报导用以治疗各种角膜炎取得较好效果。在对角膜翳的治疗上,尚未见到报导,但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角膜翳早为人们所关注。这是因为活血化瘀药能改善眼内微循环,对消退眼部炎症与溷浊将起一定作用。现代医学的传统退翳药不外二大类,一类以地和宁为代表,是利用其刺激粘膜,加强眼内血液、淋巴循环,增进新陈代谢以促进炎症产物与溷浊的吸收。另一类以碘制剂为代表,因能增强眼部胶原组织和粘液蛋白的水介。而能吸收炎性与变性产物,软化瘢痕组织。丹参与丹参酮磺ⅡA属于第一类,海藻属于后一类,所以这些中药外用,对角膜翳有效,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冰片系常用眼科外用药,现代研究,冰片极易穿透血脑屏障,口服5分钟后即可透过血脑屏障而在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在眼方面,经观察,易于穿透角膜与血房屏障。通过同位素标记测定,以角膜含量最高,次为结膜及房水,这是由于冰片直接接触结膜与角膜,并易于穿透角膜之故。至于冰片在网膜之含量又高于晶状体及玻璃体,是因网膜属于神经组织,对冰片有特殊亲和力,因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而进一步扩大制剂与适应症为临床服务。珠黄散系家传秘方,由甘石、月石、珊瑚、琥珀、,东丹、珠粉、牛黄、朱砂与冰片等药制成。根据本草记载:甘石“明目去翳、退赤收湿除烂”(本草纲目),月石“治痰热眼目障翳”(本草纲目),珊瑚“主宿血、去目中翳”(海药本草),琥珀“明目磨翳”(日华子本草),东丹“解热拔毒、长肉去”(本草纲目)、“治目赤及翳”(千金方),朱砂“通血脉”、“明目”(本经),珠粉“治目肤翳”(本草经集注),牛黄“清心化热”(日用本草),冰片“去目赤肤翳”(唐本草),所以本眼药具有清热除湿、退赤去翳的功效。不仅可用于角膜翳,同时对结膜炎与角膜炎也有一定作用。现代研究:甘石、丹石能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对创面粘膜有收敛、保护作用;东丹能直接杀灭细菌、寄生虫,并有制止粘液分泌的作用;朱砂外用能抑杀皮肤细菌;冰片亦能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同时穿透性强,且有扩张血管的作用;珍珠含有多种氨基酸,牛黄又能促进红细胞及血色素的增加;而琥珀、珊瑚等又有活血去瘀的性能;对改善角膜周围血管及毛细血管的微循环、软化角膜病变纤维组织有一定作用,所以根据以上药理,可以设想珠黄散眼药具有直接抑灭细菌,并能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强局部组织细胞抗感染与促进疤痕吸收的作用。四小结本文摘要报导作者等应用中药外用治疗眼内出血与角膜翳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在眼内出血方面,通过以抗血凝、溶血、溶解纤维蛋白原与扩张血管为指标,从230种中草药中筛选出具有一种或多种作用的有50余种,并选择其中之七叶一枝花、参三七、人参叶、虎杖、丹参等药液通过动物药理试验,在取得疗效的基础上而应用于临床。临床疗效:选用参三七、虎杖、丹参等几种药液采用电离子透入或结膜下注射方法,治疗观察前房出血、玻璃体积血与视网膜出血等多种眼病,都取得一定疗效,以玻璃体积血为例,以上三种药液的有效率分别为45·4%(参三七电透)、50(参三七结注)、70%(虎杖)与77·7%(丹参)。治愈率分别为:27·2%、20%。40%与22。2%,疗效以虎杖最好。在角膜翳方面。选择常用传统退翳药等治疗角膜翳动物模型,观察疗效,发现丹参酮磺ⅡA、丹参与海藻效果较好,同时对家传秘方珠黄散作临床观察,获得56·6%的有效率。并将其中主药之一的冰片采取同位素标记观察其穿透性能特别强。而且对网膜组织有一定亲和力。本文对中药治疗眼内出血的体外实验指标,对丹参。虎杖治疗眼内出血的机制。以及对珠黄散与丹参等对角膜翳的治疗机理进行了扼要的探讨。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33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