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眼内出血的经验介绍

年代:未知
医家:陈大泽
开本:16开
来源:凉山州西昌县人民医院中医眼科
印刷:油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陈大泽血的生理:关于血的生理。《内经》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又云:“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说明人体的血液是一种赤色的液体,它是由脾胃消化吸收了饮食中的精微,再经心肺一系列的气化作用而成。血液运行于脉道之中,循环不息,内而五脏六肝,外而肌髅皮毛。脏腑器官必须依赖血液的灌注营养:需润,才得以发挥真正常生理功能。如两眼之能视,两手之能握,两足之能行。皮肤之所以润泽,都是受到血液,需养的原故。一旦这种功能失调,便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现象。眼科方面,陈达夫教授“内眼组织与六经所属脏脂相属”的学说,《内经》云:“目得血而能视。”张子和云:“血太过则壅塞而发痛,不及则目昏而失明。少年之人多太过:老年之人多不及。”历代眼科医籍对眼内出血一症,亦有记载,如《审视瑶函》载有“瘀血灌睛”、血灌瞳神”、“色似胭脂”三症,启示后来学者对本症的认识。《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一书,对本症亦有记载,大概有四条:如《少阳目病举要篇》第七节云:“风轮内突然灌血,因而夫明者。名曰血灌晴,通血九加味治之。”陈氏认为属于手少阳三焦的里热实证三焦热邪过靠,则血热妄行,冲到眼内竟与足少阳胆经血液同气相求,灌入风轮当中,用通血丸以行血止血,则瘀血自化,眼睛复明。又如《少阴目病举要篇》第七节云:“两目外无表症,而视物模煳,或觉眼中有黑子遮隔,或觉蚊蝇舞于睛前者,及早医治,方免失明。方主驻景丸加减。”又如《少阴目病举要篇》第十七节云:“眼珠痛如针刺,血液窜☰瞳神者,名曰血灌瞳神,先服通血丸以治之,血散后,继服炙甘草汤以补之。”又如《少阴目病举要篇》第十九节云:“眼前觉有红色,视力随之模煳,甚至失明。方主陈氏生蒲黄汤,病久者,则给以桃红四物汤,如不见效,更投以血府逐汤,时而则当扶其正气。”观此数条,个人的体会认为:少阳篇第七节相似于现代医学所称“前房积血”;少阴篇第七节相似于现代医学所称“玻璃体浑浊”;少阴篇第十七节相似于现代医学所称“玻璃体积血”;少阴篇第十九节相似于现代医学所称“眼底出血”。以上认识是否妥当?请予指正。眼内出血的病因病理:根据胞兄陈达夫教授“内眼组织与六经所属脏腑相属”的学说,认为本病属于手少阴心经的阴虚内热,脉络被热邪所伤,血不循经。溢于络外,血热妄行,窜于目中;有因外伤血停滞,而致血溢络外者。有因气虚不能摄血,而引起出血者;病重者,影响视力较深,甚至失明。临床表现;自觉症状;病程初期可无自觉症状,或自觉眼前有红光,或黑影,或视骤然下降,甚至突然失明。其程度与出血量的多少和部位有关,严重者可仅存光感。辩证施治:中医对本病的认识,遵照《素问。论》所谓心主身之血脉。《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谓诸血者,属于心之旨。按照《中医眼科六经法耍》辩证,认为眼内出血应属手少阴的里热实证,因血的性质,过寒则凝。过热也可凝滞为害。本证之起,是因热邪伤了有形之血,迫血妄行,溢于络外,窜于目中,阻塞窍道,而致失明。治疗过程分三个阶段:一、凉血止血,佐以活血:本病初期,眼内出血色鲜红,或兼有口干,舌质红,苔黄,脉数者,用生蒲黄汤:生蒲黄25克,旱连草30克,丹参20克,丹皮1*5克,生地15克,荆芥炭10克,郁京15克,藕节30克,川6克,子甘草6克9克。时而或加仙鹤草20克。方解:本方为先胞兄陈达夫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创立之新方。方中用丹。丹皮、生地凉血,用川之温行则血无过冷之患,出血量多用蒲黄、旱连草、荆芥炭以止之,藕节、枯子清热凉血止血,蒲黄生用不炒再加郁京则血无滞之忧。(注:蒲黄生用则行血,炒用则止血,其性滑,便者慎用)。加减法:热象偏重者可选加玄参,牙根、侧柏叶、西根炭;出血多加仙鹤草、血余炭以止血,百草霜收射止血;兼肝阳上亢者可加夏枯草、石决明、天麻、钩藤以平肝潜阳熄风;兼有心脾气虚者加人参、黄氏以固气摄血。有人主张这一阶段不能用活血化,认为活血势必导致新出血的可能。我们的看法独不然,如果瘀血(高经之血)不能去。新血就不生,单用凉血止血之品。又会造成血凝滞,结成条状、块状。则给预后带来不良影响。反之,一味活血破血而不止血凉血也不恰当。因为本病初起正当血热妄行之际。强用活血化瘀可以导致出血更甚以致不可收拾。故病程初期,或新出血之际要以凉血止血为主,活血为二、活血化瘀,佐以清热止血:一旦出血停止,就应当立即采取活血化瘀之法治疗,以免败血停积眼内,阻碍眼内血脉流通,眼睛失去正常之精与血濡养,视力便得不到较好恢复。故中期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味,重者用血府逐疼汤加味。桃红四物加味: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12克、赤苟15克、生地15克,旱连草30克、制香附10克,刑芥炭10克、当归15克。方解:方中用桃仁、红花、川、赤苟活血祛;当归、生地养血活血,使瘀去而血不伤;旱莲草敛肾阴,配生地清血中之热;荆芥炭止血;川通行十二经,兼行血中之气,香附气。气血相为表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在活血化方中配合一二味理气药激别显着,由此说明古人“血随气行”之说是有道理的。血府逐瘀汤加味:当归15克、生地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炒积壳9克、桔梗8克、赤等15克、柴胡8克、川牛膝10克、川10克旱莲草30克。制香附9克、刑芥炭10克。方解:此方是在桃红四物加味基础上再加柴胡、积壳疏肝理气,使气行则血行;加牛膝增强活血去之功;加桔梗引药上行。本方运用于眼内出血量多而吸收缓慢者。此外,还可酌加三七、丹参、郁京等活血化之品。若病在中期出现心肝两经热邪极重者,用犀角地黄汤。角3克(磨汁兄服)、生地18克、丹皮15克、白15克。方论:柯伯曰:“气为阳,血为阴,阳密乃固,阳盛则阴伤矣。阴平阳密,阴虚者阳必凑之矣。故气有余便是火,火入血室,血不营经即随逆气而妄行,上升者出于口银鼻,下陷者出于二便。虽有在腑之分。要心肝受热所致也。心为营血之主,心火旺则血不宁。故用角、生地酸咸甘寒之素,以清君火。肝为藏血之室,肝火旺则血不守。故用丹魂,药辛苦微寒之品,以平相火。此方虽曰清火,而实滋阴之剂。盖血失则阴虚。阴虚则无气。故阴不足者当补之以味。易得反伤其气也。若用芩、连、胆草、柏、以泻其气,则阳之剧者苦从火化。阳已衰者气从苦发。燎原而飞越矣。”三、扶正去邪。攻补浆施:病程后期,异血凝结成块,或已机化成条索状,在活血化的同时,又兼用软坚散结药物,积血过于厚者可选用破血药。如病病迁人体质虚弱或程延过久者,又当采用扶正祛去邪、攻补兼施之法。方用桃红四物汤,选加昆布、海藻、穿山甲等软坚散结药物。用五灵脂、血竭、牛寄奴、花蕊石、三棱、莪术等攻破药物。根据病情间服驻景丸加减方,或圣愈汤、归脾汤以扶正气。驻景丸加减方:枸杞15克、褚实子24克、兔丝子24克、尉子20克、丹参20克、三七5克(研未兑服)、郁京15克、旱莲草30克、木瓜9克。方解:方中用枸杞、楮实子。菟丝子以补肾生水,意在肾水充足则心火不焚;木瓜以敛肝气;充蔚子活血;丹参、三七、郁京去生新;旱莲草以止血。圣愈汤:即四物汤加人参、黄芪。结束语:活血止血法主要用于眼内外的出血症。治疗出血不仅着眼于止血、活血,必须探求病源,作根本治疗。眼内出血的原因复杂,活血止血法仅是配合而已。一般说来,发病初起,防其继续出血,可佐以止血药。而中后期血久久不退。则用活血化质之品。本法作用的目的在于去生新,疏通血脉以止血。临床上对血管硬化出血频繁可以考虑辅佐本法。但眼内出血的发生,是由于血管本身之脆弱,而活血化的某些药物的药性又较峻烈,用之恰当,则一战成功,若用之不当,反而促使出血。眼病中,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都是以反复出血为特点,所以对这些病例应该慎重使用。高度近视黄斑出血也有类似情况,所以也慎用。如出血久久不退,怕的是加上勐烈破血药物反而促使大量出血,则可考虑止血与活血同时使用,既可得到监制,又有可能较快的促使血液的吸收。临床上,对某些眼病由外伤引起玻璃体积血浑浊。与葡萄膜炎引起的高度玻璃体浑;虫。按中医理论都是属于“血”范畴。虽然后者并没有见到血的症状,但葡萄膜血管丰富,由于发炎必然受到损害。血液成份渗出,凝聚在一起,所以发生高度玻璃体浑浊。亦是气血漏的结果。如钩端螺w旋体病患者,常常有此情况。对这些病例运用活血去法。效果堪称美满。以上介绍,错误和缺点一定难免,尚希批评指正。病案举例:病例一:黄××,男,青年,米易县,1975年7月就诊。主诉:五天前与人争吵后,觉头胀痛,两天前起床后,突然见左眼晴前有烟雾上升,看见一片红光,视物不清,心烦热,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数。西医检查:右眼视力:1·5,左眼视力:0·2。诊断:眼底出血。中医辨证:根据病人心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白珠赤丝滞,属于血热有瘀之象。病由郁怒伤肝,气逆动火,火性上炎,上窜头目,火热入于血份,血热妄行,溢于络外。方用生蒲黄汤加味:生蒲黄24克(布包煎)、旱莲草30克、夏枯草12克、生地1.5克、丹皮15克、石决明24克、制香附9克、丹参20克、藕节30克、仙鹤草15克、甘草6克。服上方三剂后头痛眼胀消失,烟雾不见,于原方中去夏枯草,加当归、红花、充子,服五剂后更见好转,视力提高到0·7,带方回当地服用。病创二:王××、男,35岁冕宁县,1983年12月就诊。主诉:两月前上山伐木,被树枝在伤左眼,当时流血甚多,伤眼红肿疼痛,怕光,流泪,左侧头部胀痛,视物不见,在当地服药不效,来西昌住某部队医院,经一个多月吃药打针仍不见效,经人介绍前来就诊。眼部望诊:左眼气轮赤丝满布,色紫红,风轮后有瘀血停积,瞳神被广血遮蔽。视力:左眼:光感。中医诊断:淤血灌睛。治法: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方药:角地黄汤加味。羊角2克(磨汁兑服)(代替率角)、石决明24克、草决明24克、青箱子15克、旱莲草30克、生地18克、当归15克川6克、赤15克、丹皮15克、柿子10克、红花10克、荆芥炭6克、甘草6克。服药四剂后继服:石决明24克、草决明24克、青箱子15克、制香附10克、川9克、当归15克、赤15克、生地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柴胡8克、牛膝10克、丹参20克、郁京15克。辨证分型治疗眼底出血43例的疗偿内害服上方二十剂后,充血退,疼痛除,视力恢复至0·2,带原方回当地服用。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33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