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病证治体会

年代:未知
医家:刘曙东
开本:16开
来源:武汉市中医医院
印刷:油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角膜位于眼球前部表面,直接与外界接触,容易得病。一旦得病之后,透明的角膜就会变得溷浊,引起视力下降。由于它有较丰富的三叉神经网,感觉非常灵敏·得病之后也就特别疼痛,羞明·流泪、涩沙不适等·笔者本着“治病求本”之旨,分析角膜痫形成的原因与病机、分别采取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养阴益气的治则、临床取效满意、概述如下:病因与病机本症早期症多以风热为主·《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指出:“外障皆因六气生、暑寒燥湿火与风,内热召邪乘虚入→随风循系入头中”·《审视瑶函》也云:“翳膜也·风热重有之·”明确指出引起本病是内热与外邪两个方面因素。理不密,相召外邪,体内积热,风热相搏构成了本病的病因与病机。角膜在脏属肝,肝与胆为表里,所以角膜病又与肝胆相连。诸如肝经风热,风火相煽;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木旺克土·脾气不足等·《证治准绳·物偶入目》还认为:“凡人被物入目,不可乘燥便擦、须按住泪来满而擦则动润而易出……失取碍久及擦重者则损坏轮膏、如痕、凝脂等病。这是因外伤所致角膜病的描述·角膜痫一经发生,轻则星翳点点,枣花翳障。重则凝脂翳,黄液上冲辨证论治一、风热上攻:主症:结膜轻度充血,羞明流泪,涩沙疼痛,视力障碍,上胞或肿或不肿。角膜表层可见数个或数十个点状浸润。有时这些小点可融成一片,或呈树枝状。患病之前或患病过程中伴有外感症状。乃为膝理不密·卫阳不固、风邪乘虚而入。治疗:外感风邪宜疏·内发热宜清·疏风药可选用白蒺藜、防风、否.荆芥穗、木贼、桑叶、桔梗、羌活、薄荷。清热药用二花、生地、黄g连、黄芩、龙胆草、连翘、大青叶、赤芍、川军等。病例一杨××女16岁学生初诊日期:1979年3月17日·病史:左眼涩沙不适·羞明流泪3个月,某医院诊断为“树枝状角膜炎”,局部用氯霉素眼药水,疱疹净眼药水及病毒灵等、角膜病灶碘酒烧灼、口服各种维生素、肌注青、链霉素·病情不能控制,转中医治疗。刻诊:胞睑浮肿、羞明流泪、鼻塞流涕,咳嗽,口干便秘,舌赤苔苔薄黄·检查:结膜赤红,角膜中央有不规则损破、荧光素染色阳性、视力0,05·处方:钩藤20克、白蒺藜15克·荆芥穗10克·防风10克、二花15克、黄芩10克、生石膏20克、川军6克、水煎服、局部点用疱疹净眼药水。5剂后,局部有好转、充血减轻、角膜坏死组织缩小、视力0.2·大便巳通·原方去川军加蝉衣6克、木贼10克,又服7剂,赤红消失,溃疡面已不着色,遗有少许薄翳,视力1.0·原方去.薄荷、钩藤·加黄芪15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又进10余剂后视力L2·按语:本例诱发于外感,先投疏风清热药,待风热渐平,减用风\热药加用退翳药,风热尽去,角膜溃疡平复后,因病后正虚,再减用\风热药重用益气养血药,以扶正祛邪,既能使下陷之星翳易于平复,又能减少角膜疤痕组织的形成,对提高视力,防止复发有较好的作用。本型患者多数为卫阳不固,易于感冒。待病至恢复期,笔者尝用☰屏风散加味,重用黄芪以固本护阳,效果极为满意。加山黄肉.小麦.元肉.—羊病毒复发二·肝胃热盛:凝脂主证:眼球胀痛,羞明流泪,胞睑肿赤,涩沙不适特别明显,有分泌物,睫结状充血。角膜可见黄白色翳膜,表面覆盖一层油脂,此脂脱落后可形成溃疡,病灶向纵深发展,可累及虹膜,兼见瞳孔缩小,严重者可前房积脓,穿孔后成蟹晴恶候。全身伴有口苦咽干,便秘尿赤,舌苔黄,舌质红,脉沉数或洪数。平素肝胃火盛,毒邪外袭,风热与毒邪相搏,肝胆之络被灼,毒攻风轮先用三剂大承气,以后辨证治疗治疗:本型为黑睛之重证,病情危急,急用釜底抽薪法,药用川军、枳壳、山栀、胆草、黄芩、丹皮、二花、野菊花、生地、赤芍、地丁·红赤严重者加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病例二,黄××,女,56岁,农民,初诊日期:1978年9月18日·病史:二个月前右眼被树枝擦伤。三日后异物感明显,流泪羞明,怕风,当地卫生院肌注青、链霉素,点氯霉素眼药水,半个月后病情恶化,来汉就诊某医院,诊断为“霉菌性角膜炎合并前房积脓”·治疗:庆大霉素2万单位结膜下注射,每二日一次,10%碘化钾口服,10%碘化钾点眼,3%碘酊烧灼、二性霉素点眼、冷凝等。二周病情改善不显,改服中药治疗。右眼上睑胞赤肿,眼球.疼痛,眉骨痛,结膜充血较煎,羞明流泪,口干喜冷饮,角膜中央有一不规则溃疡面,表面覆盖一层澹黄色坏死组织,前房积脓已遮挡瞳孔1/2·视力手动/眼前·睡眠不安,口干喜饮,大便四五日未行,舌赤苔黄,尿赤脉数,处方:二花15克、生地15克、野菊花10克、龙胆草6克、赤芍10克,白术10克、川军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局部点二性霉素眼药水及碘化钾眼药水·上方服5剂,症状有所减轻,大便仍不通畅,上方加玄明粉10克,枳壳10克,大便已通,日行四、五次,羞明流泪好转,睑胞水肿减轻,角膜病灶区坏死组织减少,前房积脓吸收1/2·上方去胆草玄明粉,加丹参15克、桃仁10克、川芎10克,又服10剂,症状再度明显好转,病灶区缩小,表面清洁,前房积脓吸收·视力Q.05·因患者家住郊区,要求带药回家·原方去川军、野菊花,加蝉衣6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服20余剂复查,局部症状全部消失,溃疡面愈合,荧光素染色阴性,角膜中央遗有薄翳,视力05。:按语:本例为霉菌性角膜炎,病人反映症状为热证实证,机体反应剧烈·内在脏腑热象较为突出,以泻热通腑为要,单纯清热是不够。临床证明,眼部刺激症状愈重,则愈是要泻火通瞬。火清,某痛自止。此型不用风药,因风药多辛燥,反而加重热象,其势必剧。热证必留瘀,在泻药,通腑药中加入活血化瘀之味,可增其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尽快吸收,不留或少留云翳。三、气阴两虚:平时表现阴虚气不足,或患病之早期,过用风燥药,导致气阴两伤。证见气短少言,头晕颧赤,口干不喜多饮,脉细数,舌赤少苔。局部为病程较长,时轻时重,病情进展缓慢,表面清洁,刺激症状不开始用养阴热为主.后期的补气为主、重。治疗:平素体虚者先宜益气升阳,药用黄芪、党参、当归、白术、葛根、柴胡。风燥药伤阴者宜养阴,药用玄参、石斛、女贞子、白芍、沙参·知母、寸冬、杞子·病例三:李××,男,54岁,干部,初诊日期:1978年6月25日.病史:右眼病余年,时轻时重,全身用过多种抗菌素、维生素,\局部点用抗菌素眼药水,有时病情能控制,停药后可再发。此次发作—在一个月前,眼球酸胀,微红·流泪·诊断为“单纯性角膜溃疡”·、检查:右眼下方有一索形溃疡面,有血管伸入其间,表面清洁,视力0.5刻诊:头晕眼胀,手心汗出,口干不欲多饮,语言无力,脉数,舌赤少苔,治宜养阴益气法。处方:党参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玄参10克、沙参10克、生地15克、升麻3克、陈皮10克·蝉衣2克·外点氯霉素眼药水,服12剂诸症减轻,溃疡面缩小,上方加木贼10克、谷精殊10克,又服20余剂,溃疡平复,刺激症状消失,视力0.8·原方去沙参,生地加黄芪20克,柴胡5克,再服90剂以固疗效,至今未发。按语:本型临床并不少见,少数医者受“目不因火不病”之惑,见目中红赤流泪,即从火从实着手,用药苦寒、谬矣。殊不知久病不愈,或反复发作,或局部微红流泪,或起病之初,稍有风热之象,投药苦寒或辛燥,致.使气阴两伤,笔者临床体会,本型既使稍有热象也不宜用苦寒之剂,先期宜养阴,提升药不宜早用重用,因提升药俱有温燥和提气作用,有助火劫阴之弊,过早过重其阴愈伤,补气与养阴应视其病的全过程中应权衡轻重缓急,待病情缓解后补气提升与明目退翳并用在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复发尤为重要。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33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