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干燥症八例治疗总结
年代:未知
医家:郭升科,宋明信
开本:16开
来源: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印刷:油印
眼干燥症相当于祖国医学的“怕日羞明症”、“怕热羞明”、“干涩昏花、“白湿症”等。《审视瑶函》讲:怕日差明症、实虚两镜施,目疼并赤肿,络滞气行迟,火炽获脾燥,心肝脾辨之……不痛不赤肿,单为血家虚”。书中特别提到:若目不赤痛而畏明者,乃血分不足,胆汁少而终弱,不能运精华以敌阳光。《目经大戍·怕热羞明症》讲:“目开羞涩极仰首复低目,向日诚然也,当炉亦有之,心肝脾上辨,风火血中推”。在病机分析中提到:不痛无泪为久息不足,血虚胆少,肾气亦弱,真元败厥。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病原与心肝脾三经关系密切,实证多为脾经风热;虚虚证多为血虚胆少,真元不足,脉络阻塞,泪窍不利,精血不能上荣,目失所养所致。并为我们立法处方。(略)近年来,现代医学认为除斯耶格兰氏综合症外,实质性结膜干燥症。不仅上皮干燥,实质也干燥,通过正常人将泪腺摘除后,不出现结角膜干燥这一事实说明,本病主要矛盾在结膜实质干燥,与泪腺关系尚待进一步探讨。沙限、天疱疮、膜性结膜炎,广泛性烧伤遗留疤痕、造成结膜功能被破坏,使结膜失去正常光泽,出现皱纹、甚至角化,角膜溷浊、干燥、有险球粘连等。1953年孙桂氏统计,本病男女发病之比为1:6.我科在病房中共收治眼干燥症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农民7例、工人1例,年龄最大43岁,最少为13岁,平均年龄26:5岁,住院最短31天,最长153天,平均70天,选用除风清脾饮加减治疗2例,增液汤加减治疗3例,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1例,补肝四物汤治疗1例,柴胡清肝汤治疗1例。均配合点人工泪液及抗菌素,激素眼药水,视力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视力最好者右眼由0·3提高到1·0,左眼由0·4提高到1·0,疗效最差者右眼由0·2提高到0·6,左眼由0·4下降至0·2,虽然症状与体征均有改善,但做舍莫氏试验都无改善,甚至有的病例滤纸湿润较入院前更少。附8例眼干燥症患者疗效表:小结一、中药治疗眼干燥症能够改善症状增进视力。/.视力不同程度提高。8例患者入院前均经过西药治疗6个月到1年之久,视力无明显提高。在我科平均住院70天,平均每人提高视力4行,说明中药对提高视力有效。。2眼局部症状减轻,充血减轻,结角膜干燥情况轻度好转,自觉眼干情况有所好转。二、睑球粘连无改变三、舍莫氏滤纸试验无改变。8例中有6例做滤纸试验治疗前后对比无变化。其中1例入院时右眼滤纸湿润6mm,住院期间滤纸湿润6mm,出院时滤纸试验湿润0~5mm,左限入院时滤纸湿润0mm,住院期间3·5mm出院时滤纸湿润0mm,考虑滤纸湿润的微小波动,可能与点人工泪液有关。以上说明8例限于燥症的治疗,既没有解决泪液问题,也没有解决结角膜实质干燥问题。四、8例患者中,农民7例,工人1例,尽管病例少,但亦说明农民卫生条件差,治疗条件差,治疗不能及时、卫生知识差,滥用药物等,造成迁廷失治,感染,药物过纹等,说明积极及时地合理地治疗,对减少本病的发生还是有道理的,也符合祖国医学所倡导的“防病于未患”的哲理。五、其中6例患者均做免疫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免疫功能大都偏低。(见表),也体现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共气必虚。六、8例患者均为中西医两法治疗,对中医治疗限干燥症的确切疗效尚不肯定,能否用中药或中西药解决泪液产生,或在泪腺功能被破坏的情况下从根本上解决结膜实质干燥的问题,尚待中医眼科同道们共同研究探讨.附方药一、除风府脾饮加减陈皮、防风、连翘、知母、玄明粉、芩、元参、黄连、荆芥、酒羊栀子、桔梗、生地。二、柴胡清肝汤当归、川芎、赤芍、生地、花粉、黄芩、防风、龙胆草、牛子、栀子连翘、路路过。三、补肝四物汤加减生熟地、枸杞、胡连、莲子心、菊花、当归、川芎、白芍、盐知柏、天冬、麦冬、银柴胡、川栋子、沙参、炙龟板。四、增液汤方加减生地、麦冬、天冬、石斛、玉竹、蝉衣、木贼、裳花、玄参、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