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风疮
年代:未知
医家:潘春林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血风疮
血风疮,西医属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大多指多型红斑及紫癜类疾病。由肝脾经湿热,外受风邪袭于皮肤,郁于肺经而成。初起形如粟米,下衬淡红晕,发于遍身,瘙痒无度,日轻夜重,抓破则脂水淋漓,浸淫成片。日久耗血生火,瘙痒倍增。
鲍××
男二十九岁吴兴县大全
初诊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五日
血风疮,遍体皆是,头顶更剧,鳞屑脱落,瘙痒无度,抓破流津,经有四月余,其势更剧,治颇纠缠,恐一时难以杜绝其根。苔薄,脉缓。治以养血祛风,除湿解毒。
炙黄芪五钱
炒当归二钱
生地三钱
炒川芎三钱
炒白芍二钱
桑叶二钱
炒荆芥一钱五分
焦防风一钱五分
银花三钱
白鲜皮三钱
豨莶草三钱
生甘草八分
地肤子三钱
带皮苓四钱
服十帖
外治:黄连膏合润肌膏等分外搽。薄搽一层,一天两次。
二诊十一月十六日
投药后,瘙痒减轻,夜能安寐,鳞屑脱落甚多,有几处皮肤光润,苔薄脉缓,治有好转,再拟原法出入,缓缓杜绝其根。前方去除荆芥,加苦参二钱。服十帖。外治:同上。
三诊。十一月二十八日
鳞屑脱落大半,皮肤呈淡红色,惟瘙痒未止,此血虚之体,还当药饵,再以原法出入。
前方去除豨莶草,加甘菊花二钱。服七帖。外治:同上。
四诊十二月七日
血风疮,鳞屑全脱,已无瘙痒。再拟几味以巩固疗效。炙黄芪五钱
炒当归三钱
生甘草八分
带皮苓四钱
苦参二钱
甘菊花二钱
服十帖
外治:同上。
按本案症起日久,血耗风胜,瘙痒尤甚,夜不安寐,破流脂水。“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用四物汤加黄芪益气生血;桑叶、荆芥、防风疏散风邪;白鲜皮、稀苍草、地肤子、带皮苓除湿热去风痒;银花、甘草清热解毒,共奏养血祛风,理湿解毒之功。后两诊,用药随症出入,前后服二十七剂,基本治愈,最后拟药六味,以巩固疗效。
外治,用黄连膏合润肌膏等分外搽,以解毒止痒润肌肤。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158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