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痈
年代:未知
医家:潘春林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大肠痈
案一许××男四十岁吴兴南庄初诊一九六○年四月十日
餐后暴急奔走,绕脐疼痛即起,渐致移向右少腹旁疼痛增剧,经有五天,刻下按之木硬漫肿,皮色如常,疼痛阵作,呕恶胸脘痞满,腹胀拒按,大便四天未行,身热不退,脉来滑数,苔黄糙,症情严重,势恐酿脓,急拟通腑泄热,行气散结之剂。
制大黄三钱
元明粉三钱(分冲)
炒枳实三钱
制厚朴一钱五分
赤沙藤五钱
蒲公英三钱
紫地丁三钱
炒当归三钱
炒赤白芍各一钱五分
制香附三钱
炒延胡索二钱
左金丸一钱(包煎)
木香一钱五分
服一帖
外治:贴内消膏。
二诊四月十一日
昨日投药后,大便已行两次,胸腹痞胀,疼痛均减,呕恶已止,身热略和,惟肿块仍然,乃瘀凝不散,脉弦数,苔黄,治拟疏散行瘀法。
前方去除制大黄、元明粉、制厚朴、左金丸,枳实改炒枳壳二钱,加桃仁三钱、米仁三钱、银花三钱、炙甲片三钱、润肠丸四钱(分吞)。服两帖。
外治:同上。
三诊四月十三日
肠痈之肿块渐得减小,略有隐痛,身热已退,胸腹痞胀已和,瘀滞腑络得于荡涤,饮食渐进,有内消之象,脉弦滑,苔薄黄,再从原法出入。
前方去除延胡索、桃仁、米仁、炙甲片、润肠丸,加沉香曲三钱、炒青陈皮各一钱五分。服四帖。外治:同上。
按本案西医诊为阑尾周围脓肿,为饱食暴急奔走,致食阻气滞湿热凝聚而成,且痞满燥实四证悉具,治当泻去肠中实热壅滞为急务,故以大承气汤合红藤煎加减,以通腑泄热,消肿理气止痛,一剂后热积得下,但肿块未减,此腑络瘀滞未能得于荡涤,显非纯因阳明腑实可证。次诊以原法除大承气汤加减出入,两剂后,瘀滞得于荡涤,肿块显减。后诊以原法加沉香曲、青陈皮以加强理气,清除余邪。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158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